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杰出媒体人 > 第11章 编前会上,赵超群坐立不安

第11章 编前会上,赵超群坐立不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超群是个奇石迷,家里收藏有不少奇石。他收藏奇石的历史已有10多年,收藏的奇石大大小小共有两三百件,大的有上10公斤,小的也就大拇指大小。他收藏奇石,主要用于欣赏而不是炒卖,基本上是只藏不卖。

玩奇石是个很烧钱的雅好,光靠那点死工资,肯定是玩不转的,因之赵超群不得不挖空心思搞钱,就是歪门邪道也在所不辞。

赵超群收藏奇石的资料也很丰富。他的电脑收藏夹中,便有百度出来的10大奇石的资料。资料如下:

十大奇石

1.《东坡肉形石》 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玉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2.《岁月》 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该奇石发现于两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区,经岁月沧桑,由三色玛瑙形成面容,黑色玛瑙形成五官,慈善安详与现代老妪形象巧合天成。这块命名《岁月》的奇石,有专家评价,此石是国际石坛的天然力作,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3.《鸡雏出壳》?仿佛蛋壳破裂,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石质滋润、神态逼真。

4.《中华神鹰》 属黄龙玉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5.《中国版图》 北京一家都市报详细介绍了《中国版图》奇石:“一块中国版图形状的葡萄玛瑙被估价9600万元,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及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奇石——葡萄玛瑙‘中国版图’珍品鉴赏评估会”上评出的价格。这块葡萄玛瑙紫色与白色相间,葡萄球状结晶十分完美,而且整体形状与中国版图极其相似。

6.《人之初》 这块奇石高15厘米,宽13厘米,厚度为8厘米,石质细腻,通体四周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框,框内画面是一个惟妙惟肖的还处于早期胚胎阶段的胎儿形象,眼睛已经发育,其它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显。整个形象犹如静静蜷坐在母腹中熟睡的婴儿。这块奇石坚硬但表面非常光洁平滑,完全出于天然,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打磨抛光,而是长期被水流冲刷的结果。

7.《金鲤》 外形酷似金色的鲤鱼。专家估价1.65亿港币。

8.《族魂》 在北京第4届奇石展上,一块名为族魂的戈壁玛瑙石,以其生动逼真的少数民族头像造型,引了不少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

9.《巾帼英雄》 这块天然水晶由内部黄胶花完美构成一古代女英雄画像,五官俱全,英姿飒爽,惟妙惟肖。

10.雪猿。产自南京的雨花石,布局合理,比例均匀,黑白鲜明。

又一次编前会。范大为代表考评组率先开始评报。

范大为说:“今天的报纸头条非常不错,被评为a稿。这条稿子,报道我省跨国公司初露端倪,角度十分新颖,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商业部的数据显示,清江省是对外投资企业最多投资数额最大的省份。”

这条消息稿是经济部主任黄锻志与记者刘秋叶一起采写的。

刘平原插话说:“稿子确实好,要表扬黄锻志与刘秋叶。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优秀的新闻,是从全省经济工作会的会议新闻中拎出来的。这段时间里,类似的例子不少。省里一些重要会议,其实含有非常大的信息量,只要我们睁大新闻眼,便能淘出金子来!看来,我们的各项激励措施,正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不少记者都在削尖脑袋抓新闻。”

赞同者不少。

范大为接着还表扬了几条稿子,给升了等级。之后,他对两条稿子提出了异议,提议降等。

他说:“新民区信访总量成倍下降一稿,‘成倍下降’不通。‘倍’只能与增长等相连,不能与缩小、下降相连。这条稿子降为e等。还有一条稿子,就是地市版的头条“洪洞县大力招商引资”,也降为e等。降等的理由是,这是一条典型的伪新闻,没有任何新鲜的新闻含量,且有广告之嫌,如果全省每个县都把他们没有特色的工作在清江日报上展示一二,那我们的报纸便成垃圾场了。”

当范大为讲到洪洞县一稿时,赵超群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这条稿子,是赵超群给的记者部主任唐生,让他做地市版的头条编发,然后由他审的稿。赵超群之所以这么做,事出有因。

昨天,报社信访部的王麻利来到他的办公室,照例是进来时便把门反锁了起来。

然后,王麻利走到赵超群的桌前,说:“赵总,木州市洪洞县有个稿子,想请你帮忙发个地市版的头条,请你多加关照。”

赵超群淡淡地说:“看看稿子,稿子要写好一点。现在老刘抓得很紧,差稿子过关不容易呀,不像以前了,差稿子见报的多,不现形。”

王麻利便把u盘递了过去,说:“赵总你自己看看吧。”样子很恭敬的。

赵超群接过u盘,插入电脑,打开了洪洞县的稿子。作为一个老新闻,他扫了一眼标题与导语,便很不满意。

赵超群说:“这样臭的稿子,我改都没有办法替他们改,怎么发呀?”

王麻利接口说:“赵总呀,他们就这个水平,你就将就一下吧,要是稿子够水平的话,他们也不会走这条路线了。我也告诉他们,现在一般的稿子难发了,他们懂味,加了码!”

他把一个信封递到了赵超群的手上。赵超群感到,这信封比较厚。

赵超群的口气软了下来,说:“我争取争取吧。实在不行,你就自己下去,给他们弄个稿子上来交差。”他把稿子复制到电脑里,将u盘还给了王麻利。

王麻利连声说:“好的,好的!”然后开门退了出来。

王麻利与赵超群合伙卖头条,已有四五年的历史了。合作的次数有数十次。稿子大多发的是地市版的头条,也有一些质量稍好的,发了头版头条。头版头条稿子质量不能太低,否则过关困难。一般头版头条卖10到20万元,地市版头条卖3到5万元。开始钱相对少一点,后面渐渐多一点。

下面的市、县,一般把头版头条与地市版的头条都列入了市委、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成绩的考核指标,很重视的。这次的活,是洪洞县委宣传部的新闻专干送上门来的,他事先与王麻利电话联系过,稿子质量不高他心里很清楚,不容易发,所以红包给的足,5万元。王麻利原来想只拿出两万元孝敬赵超群,其余的笑纳,但考虑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狠了狠心,还是与以前一样,与赵超群对半分成。

赵超群于是把稿子修饰了一下,在后面的署名上加上了报社驻木州市一名记者的名字,然后把稿子传给了记者部主任唐生,让他编发。

赵超群分管记者部、信访部,记者部只编发驻地市记者的稿件,信访部则除了编发读者来信,很少发新闻稿。赵超群卖头条,必须给驻地市的记者挂个名,才能由记者部编发,他审稿,利于顺利过关。头版头条与地市版的头条,都由刘平原最后终审。不过,不是稿子硬是过不去,他是不会说什么的。就是说什么,赵超群也会找个理由,要求照顾照顾过关的。被署名的记者,一般不会说什么,白白地得一个头条分,好事呀。就是有点什么意见,如怕稿子不出彩,有损自己的形象,也不好说,名字是赵总加上去的,你说三道四,怕不怕穿小鞋呀?!所以,一些驻市州的记者早已适应了。

赵超群为自己没有分管经济部或者时政部、科教部而有怨言,因为那更有利于自己卖头条。

王麻利搞有偿新闻的事,私下里有议论,知道的人不少,但他与赵超群合伙卖头条的事,做得比较隐蔽,知道的人不多。

与会者为洪洞县一稿争论了起来。宋晓斌与唐生争得最凶。

宋晓斌说:“唐生兄,这样的稿子拿来做地市版的头条,亏你也拿得出手。”

唐生回敬说:“稿子怎么了?我看就蛮好的。”唐生不便把赵超群卖了,想硬着头皮顶过去。

宋晓斌说:“你这个新闻老手,就是这样老手的呀,新闻理论都被你颠覆了。到底还有没有新闻标准可言,臭鱼烂虾也叫新闻?”

黄锻志此时憋不住,插了一嘴:“臭新闻好比臭豆腐,也蛮好吃的。”

有人便笑。

唐生对黄锻志插一杠子很是恼火,但他没有能力两面作战,因之没有理会黄锻志,而是继续对准宋晓斌,这毫不示弱地说:“我就不信,你宋晓斌屙出来的屎坨坨都是金子!”

宋晓斌说:“反正我们不会把这样的垃圾捧来熏人。”

唐生说:“你们今天的‘全省工会会议强调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稿,也没有强到哪里去。报道说了什么,几句废话,实在看不下去。这样的会议也‘强调’,像报道国家主要领导人一样隆重,有这个必要吗?”

宋晓斌感到被对方抓住了辫子,一时便有点慌。急中生智,他突然转口说:“虽然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待改进,但没有广告之嫌!”

唐生说:“你是说我拿了红包了?你拿出证据来呀!”

宋晓斌说:“我可没有说你拿红包呀,是你自己说的呀!”

......

赵超群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他想发彪,又觉得底气不足,到时更下不了台。他知道,宋晓斌不是针对他的,不然,不会如此放肆。忍忍再说吧。

宋晓斌是个颇有心计的人,并非口无遮拦,这次语言攻击,他是认为,于他不但没有什么不利,还有可能给自己圈粉。人善遭人欺,马善遭人骑。适当地强悍一点,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领导素质。他要让人知道,自己不缺这种素质。他没有想到,这背后站着的,竟是赵超群。如果知道的话,他是不会这样放开手脚评报的。得罪赵超群,对他的提拔,可能带来障碍。正是因为这,他平时对赵超群也很客气的。

看大家评得差不多了,刘平原总结说:“今天的报评得很好!‘清江跨国公司初露端倪’,确实做得漂亮。”顿了一下,他又说,“至于洪洞县一稿,我看还是打基本分算了,这个稿子是下面的同志一再要求发的,我心一软,审稿时便放行了。这要打屁股,也应该打在我身上。屁股打在记者部身上,有点冤枉。其他的,我同意考评组的意见。”

赵超群没有想到刘平原关键时刻给他遮了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干脆装宝不做声了。

其实,刘平原后面的话,是编出来的。洪洞县并没有求过他。他是从记者部主任唐生的口里得知稿子是赵超群给记者部,责成记者部做地市版的头条编的。

唐生向刘平原汇报:这种伪新闻发不发?因为他怕刘平原到时批评他搞垃圾新闻,猪脑子。

唐生猜想,赵超群推荐此稿做地市版的头条,一定是得了什么好处。

刘平原想了一下,要唐生还是编。他想,赵超群是老资格了,还是给他些面子。只要他不是太过分,能容忍则容忍,以免他恼羞成怒起拱子。水至清则无鱼嘛。再则,有把柄在自己手里捏着,说不定能对他针对自己使坏起到制衡作用。这是心机么?心机不可以太重,但适当的心机不可以没有。汉高祖最怕什么?最怕手下重臣不腐败。萧何在后方殚精竭虑,急坏了在前方带兵打仗的刘邦,不时派心腹打探萧何的动静。他老人家担心的是重臣谋反,江山易主。经人点拨后,差点人头落地的萧何大惊失色,按点拨者的提示立即腐败起来。刘邦这才安下心来,喜笑颜开。赵超群腐败,自己也刘邦一样甘之如饴么?这些,在刘平原脑子里烟云一样模模糊糊一闪而过。悟出最后一层意思,刘平原在心里笑了,他察觉到自己脑子还蛮好使的,根本不用担心老年痴呆的袭击。

于是,编前会转入报稿子定版面的程序。散会。

回到办公室,赵超群觉得心里有些隐隐作痛,便打开办公桌抽屉,拿出葫芦状小瓷瓶,倒出10粒速效救心丸,塞进了嘴里,含在舌下。便有一些凉丝丝的感觉,从舌下向心脏涌去,仿佛是一队全副武装的战士,冲向心脏,保卫上甘岭。他虽没有被医生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但心口有时有些不适,为防万一,备了速效救心丸应急。他右额上那颗黄豆大的黑痣上,似乎浸着些许汗水。

一个全国大型车展在清水市举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