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进入灵宅后我成了团宠 > 第80章 卓芊芊。

第80章 卓芊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留公,孤给你三千兵马驻守代郡,你可愿受命!”告身传示一遍,拓跋珪慢条斯理问道。

对于魏王任命自己牧守一方,拓跋虔是拒绝的,对于一个志在沙场的战将,一郡太守的职位没有丝毫吸引力。

“臣愿领昭武将军之职,至于这代郡太守,请王上另选贤能!”生性耿直、豪爽的拓跋虔直接拒绝,不给魏王薄面。

拓跋珪一笑置之,对于这个从兄的性格,他再是了解不过,勇武过人、逢战必先、性格粗犷。

若朝臣都是这样的性格,上位者倒是心安。

对于从兄不肯就范,拓跋珪早有定计,这种心高气傲的人,使劲吹捧就行,君不见诸葛亮称赞关羽举世无双。

总之,拓跋珪极尽赞美之词。

“南池一战,我军大破刘显,多赖卿斩将刈旗;孤听闻雁门人最惧手执环刀的魏将,但有小儿啼哭,即曰“环刀将至”,哭声乃至!

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刘显闻卿领代郡太守一职,必不敢犯,海晏河清,岂不美哉!”

没等拓跋虔有所回应,拓跋珪又道:“代郡将是日后大魏进军中原的桥头堡,以代郡为根基,东可击广宁、上谷,南可攻雁门、中山,此等战略要地,绝对不容有失。

放眼国内,除卿之外,谁能力保此重地不失”。

费力称赞的效果很是显著,这位二十岁的猛将乐不可支,脸上喜气盈盈。

“王上放心,若刘显敢犯我疆界,定让他有来无回!”拓跋虔正式接受了任命,拍着胸脯保证。

拓跋珪笑着点头,又向四人传达一些施政要领,强调一番精诚团结,议事持续到晚间。

处理完余事,拓跋珪直接启程,平城到盛乐,不到三百里,两日便至。

回到盛乐的拓跋珪没有着急去除一路的风霜,而是为属下加官进爵,班赏有功将士,抚恤伤亡。

授拓拔遵建义将军,授拓拔仪镇远将军,授叔孙建宁远将军,授于栗磾折冲将军……禁卫军官将领也是各有升赏,以庾岳为护军将军,以贺兰悦为襄威将军,以李栗为明威将军,以长孙道生为冗从仆射。

总之,重号将军没有,清一色杂号将军,勉强算作赏赐,现如今,朝廷已经拿不出太多实际的物资。

有限的物资,全用在了赏赐、抚恤普通士卒身上,家家戴孝的情绪渐渐平息下去。

然后,不可避免了的陷入了财政赤字,敕勒川的牧苑中除了战马,连一头牛羊都找不到。

可以说,大魏比西汉初年都穷!

平民的生活也不好过,如今的时节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百姓没有余粮,拓跋珪巡视所见,无不是瘦骨嶙峋。

没有钱粮,打烂的禁卫军也无法重建,拓跋珪只得将工作重心转移回农业生产,只等夏收之后……再兴兵戈。

……

事实上,与中原大地的人相食之景比起来,魏国算是一片净土。

幽冀之地,秦燕两国交兵一年半,城落存邑一片萧条,田地荒芜,百姓为躲兵灾,背井离乡……战胜者的燕国征收不到一粒粮食,数千燕国士兵活活饿死,不得已,慕容垂明令禁止百姓养蚕,下令百姓以桑葚、野果充作军粮。

当然,这不是桑葚第一次作为军粮,也不是百姓第一次遭受苦难。

汉末之时,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

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时隔近二百年,百姓的生活仍然没有半点变化。

真不知,黎明的曙光何时到来?

……

与此同时,沉溺于富饶安乐之地的吕光,在天竺高僧鸠摩罗什的劝说下,放弃了割据西域的不切实想法,开始率部东归。

为了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吕光准备了两万头骆驼,一万匹骏马,一股脑将西域的奇珍异宝带回东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