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应该没有底线吗 > 第113章 风云突变

第113章 风云突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个人就是主持制造水运仪象台的苏颂,沈易安早就锁定了此人。

苏颂不同于本朝的其他官员,他不仅有才学,且从来不参与各种党争,因此有大把精力用来钻研科研,这就跟沈易安前世的一些科学家很像了。

水运仪象台是全世界第一个应用擒纵器计时机械,且跟天文观察结合起来,被公认为西方钟表的前身,不少现代西方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其中间隔了二三百年时间。

赵佶对苏颂一直尊敬有加,刚一登基就进拜苏颂为太子太保,增加食邑四百户,实封食邑一百户 ,累封为赵郡公。

有赵佶加持,沈易安想接近苏颂并非难事,但是令沈易安丧气的是,他记得老师讲过,苏颂跟苏东坡当时一起下大狱,还是住隔壁的邻居,终于隔着栅栏成为挚友,而最终两人去世竟然也是前后脚。

苏大学士逝于建中靖国元年八月,苏颂逝于六月,而且这都是阳历,阴历算起来的话,苏颂就剩三个月了。

沈易安虽然提醒过王诜,让苏大学士注意身体,而苏东坡如今才六十多岁,还有延长寿命的可能,可那苏颂已经八十多,就算再怎样养生,怕是也无力回天。

时间紧迫,趁着苏颂还在汴梁,沈易安决定亲自登门去访问,以自己为数不多的机械知识,也许能跟这苏颂学到些什么,实在学不懂的话,还可以争取一起跟苏颂主持修建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学生韩公廉。

韩公廉这人,留下的资料并不多,就连生卒年份都没有,但以沈易安目前打听到的,这韩公廉就是苏颂的科学继承人,并根据苏颂提供的资料写成《九章钩股测验浑天书》一书。

沈易安在外的名声可是“小圣人”,这本来就是有悖于科学理论的,所以沈易安担心以苏颂这样清高的性格,就算因赵佶要求见面了,也未必会让你真对待自己。

为确保见面顺利,沈易安觉得有必要让苏颂也开开眼界,于是这天下午,沈易安乘了马车去往郊外,直奔向老板的瓷窑。

沈括的著作里,已经有了关于小孔成像现象的记录,但是这时候还没有透明玻璃,沈易安决定送苏颂一个望远镜。

一路颠簸,车里两盏相对通透的波斯玻璃灯罩发出碰撞的声音。

到了瓷窑,向老板正在给刚落成的小型玻璃窑加煤。

这窑是原有的瓷窑改建,密封性很好,必须通过风箱向里面输送氧气,下面加热的地方也换成黑色的煤炭。

沈易安将这两个玻璃灯罩敲碎,又加入些碱土,装进铜板制成的模具后,放进这熔炉里。

温度一点点升高,当沈易安感觉自己浑身都要湿透时,将炉中的铜板取出来。

只见刚刚还是一堆碎片,此时已经融成粘稠的透明液态形状,在场的人无不惊讶地张大了嘴,也是因为熔炉周围实在太热,不得不张大嘴吧呼吸。

等这粘稠的液体渐渐冷却,虽然按照模具形状得到一凸一凹俩个镜面,但效果并不尽人意,透明度比沈易安预料的差许多。

想要更透明的玻璃,必须自己重新炼制了。沈易安顺便将吹玻璃技术传授给了向老板,亲自吹了两个不圆不扁的玻璃瓶后,便和程禧离去。

其实制作通透的玻璃只要使用精纯石英砂就可以,但是所需的温度要达到1700度以上,这是当下任何燃料都无法达到的,除非石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