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子监国
太极殿外有一处山水池,精巧而秀美,武后屏退左右,独留明崇俨一人。
这是她第一次与明崇俨单独相处。
她站在偌大的湖水边,池上烟波浩渺,在暖阳下闪着多彩的光芒。湖边翠柳含枝,浓浓欲滴的绿点缀着一空如洗的碧,湖内一座低矮的青山立于其中,瀑布流淌,如泉涌一般。池中鱼儿嘻戏,鸭儿划过水面荡起涟漪阵阵,仿若置身于山水之间。
武后从池边的一个小篮子中拿出一些鱼饵洒在水中,一群鱼聚了过来。武后的声音慈祥了许多,
“你看这池中之鱼,活得多洒脱,有食便追逐,无食便散去,简简单单,毫无防备之心。”
明崇俨深邃地看了皇后一眼,“皇后娘娘只看得鱼儿的简单,却没有看到它们困在池中必须仰仗您的喂食而存活,一样失去了自由。就如同这天下之人,其实也是倚仗着天子皇后的雨露。”
武后听了这话有些惊诧,“明先生一介术士,没想到如此通透……”
明崇俨微微一笑,将一颗石子弹入池中,鱼儿惊得四散奔逃。
“皇后娘娘投的是食物,它们便齐聚过来。为臣投了颗可能会砸伤它们的石子,你看这周围,立刻没有了鱼的身影。鱼尚且知道自保,更何况人呢?”
武后一愣,
“明先生此话似乎有所指?”
“太子名义修《后汉书》,实则躲避太子之位带来的灾祸。皇后娘娘心里明白,他怕的是您。太子明哲保身,一旦朝堂变故,他的太子身份就可保他重回高堂,独揽大权。”
明崇俨的话颇有些意味深长。
武皇后心下一凌,虽然她知自己的儿子确实是在回避自己,但是也没想到这么深的一层。
她历经宫廷内斗无数,前车之鉴,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也许这任意妄为的儿子有一天为了皇位,真会置自己于不顾。
她当然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于是她决定干涉太子,
“太子总想着独善其身,但他肩负重任,如若这样下去,大唐江山可忧。如若参政,又怕他与我对立。先生有何两全的妙计?”
明崇俨目光深沉地看着一池清水,
“风起了,平湖必有波澜。太子不上朝,娘娘永远不知他心中所想。那么迁都洛阳,强令太子监国,他不上朝也得上!”
武媚娘心中更加诧异,
“迁都洛阳?有何理由可迁都洛阳?”
“于公,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地势易守,便于发展经济。于私,娘娘将原太子埋葬在洛阳城郊外,正可以让他的魂魄陪伴娘娘。”
武媚娘听明崇俨说得头头是道,深得其心,不禁对他更添了信任与欣赏。
……
第二日上朝。太子李贤和明崇俨都到了。
有人禀告,说吐蕃在边境与唐军多次冲突,似乎有想独立门户之势。
李治听了自然不悦,他现在要在朝堂重新选拔人才,又想进行嵩山封禅,现在还要牵扯精力在边境斗争。
太子不能帮忙,他一人哪有三头六臂?
明崇俨这时上奏,称太子李弘尸骸掩埋在洛阳郊外,魂魄不能归家,李氏先祖必不瞑目,才导致洛阳周围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水漫良田。
“崇俨建议将洛阳设为第二个首都,既告慰原太子亡魂,又可以发展民生。”
李治听武后提过,他对这鬼神之说颇为相信。神学之术虽然玄妙,但通常确实灵验。
于是他下昭,“定都洛阳,名曰东都。封禅取消,前往洛阳,太子于长安监国。”
李贤想要反抗,但是他太子之身,不得不从,于是,他便开始不得不卷入这场朝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