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 第189章 安史之乱

第189章 安史之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贞观君臣想不通, 贞观君臣大为震撼。

你说要是真的喜欢,在能制衡的程度下,给予单方面最高荣誉不就行了?比如长孙无忌, 就是文臣极致,他们陛下也没见让大舅哥手里握个十来万兵马, 文武双兼啊!

“总之, 在皇帝的放纵下, 安史之乱里的‘安’就反了,‘史’是谁懒得说,反正两人搁一起起的兵谋的反。”

山鬼似乎又犯懒了,身体柔若无骨地软下来, 眼角懒懒沁出泪光。

漂亮的观音婢轻柔着嗓音,忽然说起移植到前秦王府的那些奇花异草的情况, 说哪些花草长得很好看,哪些花草娇气难养,哪些花草养得稀疏,不知道是不是要枯萎了。

山鬼顿时又被重新点燃兴趣, 听了半晌, 祂懒洋洋地抬起手, 扣住长孙皇后的腕骨,阳光下如冰雪几近透明的指尖微微陷进那皮肉中, 却没用力。“别说啦。”山鬼喉咙里溢出一声笑, “我对一切美丽的物种都特别有耐心。”

长孙皇后在说那些花草时咚咚直跳的心脏,终于恢复了原来的心跳频率。

秦王是可爱猫猫,逗起来很好玩, 观音婢是漂亮花花, 可以好好欣赏。山鬼就像是小孩子捡到了两颗漂亮的小石子, 分好类,放进不同的盒子里,给予相似又不一致的待遇。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李世民听着山鬼继续开口,向长孙皇后投来感激的一眼。长孙皇后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不言不语。

“在这场战役中,直接撕碎了皇权的威严与神圣,使得军权旁落,无力控制西域,河西走廊被吐蕃占去,河湟失陷,无数汉人被吐蕃奴役。”

李渊一拍大腿,“想起来了!朕的河湟!”

上一年山鬼刚到达长安时,说过一点点安史之乱的话题!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山鬼念着这句诗,却只为感慨:“你们凡人真的很会写诗。”

那是神明对凡人苦难高高在上的评判,正如纯白的雪毫不犹豫冰冻大地,将世界打造成艺术品,却不会在乎生命是否需要温暖。

李世民听着那句诗,立刻,脑海中便显现了一副画面。

汉人被吐蕃的人掳掠,当牛做马,说着胡人语,忘却了自己是汉家人,向着汉人的城池怒骂与进攻。

简直……放、肆!

吐蕃再次被记仇的李二凤记在小本本上,字体比一年前更加的粗更加的大。

“为什么说皇权陷落呢?直到唐朝灭亡,共有京城六陷,天子九迁,而安史之乱,就是第一次长安被攻破,皇帝出逃。”

京城六陷,天子九迁?

李世民脑子里不停回转这行字,几息后,才仿佛终于反应过来这代表了什么,眼中慢慢爬起了令人惊骇的血丝。

“好——”他咬着牙,嚼着骨,一字一顿慢慢说,“好一个安、史、之、乱!”

他那么费心费力保护的长安,当年遇到突厥南下,满朝廷都支持他耶耶南渡,他顶着巨大压力制止迁都的长安,他们大唐的颜面,就这么丢了?不仅丢了,还扔在地上,任人踩踏!

那些大臣不敢说,李世民却无所顾忌。

“自周以来,历朝历代,纵然有天子出逃,也是末年时国力衰退,不过一二次,轮到大唐,便是好一个京城六陷,天子九迁!好好好,真是千古未有——”

李世民感觉自己似乎有些心悸,但他直接就忽视了心脏些许的不舒服,强逼着自己问山鬼:“不知还有什么荒唐事?”

“其实,安禄山本不该掀起那么大的波浪,你们唐朝的天|朝上国,可不是靠送钱,堆出来的万邦来朝。”

御史最会get这些文字内的意思,往常是为了抠字眼,弹劾某些臣子,如今,便能第一时间察觉出山鬼话里的含义,“足下之意……是指安禄山哪怕拿走了近二十万兵马,我大唐亦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其他人忽然莫名觉出一点希望来,鬼使神差就主动忘却了天子逃出长安的那个结局。

心里希翼着:或许,还没那么糟糕?

“对。你们大唐是经过了几代明君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又有贤臣良将,区区二十万兵马,还不至于逼得天子出逃。”

可惜,碰上了一个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把安禄山当成亲儿子看的君主。

“当时,安禄山根本无法攻破潼关,潼关守将哥舒翰将潼关守得严严实实,唐军更是从九原直攻安禄山后方太原,彼时,安禄山进不得退不得,后悔莫迭,直骂手下为什么怂恿他造反。”

这不是很好的发展吗?贞观群臣困惑,这实力,连个潼关都破不了,是怎么祸乱大唐的?

李世民感觉这一幕很眼熟,眼熟得让他下意识绷起了全身肌肉防备。

什么是潼关?潼关就是“飞鸟不能逾”,是天险,是天下第一关,四镇咽喉。便是刘邦当年,面对潼关的固若金汤,也只能选择绕道武关。

潼关是关内地区的屏障,只有它破了,敌军才能攻往长安,然而哥舒翰这位唐朝名将将潼关守得滴水不漏,手头还有二十万大军,坚守了潼关半年,守得安禄山绝望,已经准备放弃了。

然后,当时的唐皇李隆基——当然,青霓说的时候,隐去了李隆基的名字。“他不知在想什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强命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主力对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