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 第67章 商船

第67章 商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豆油一上市,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像这样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用品,的确比多了一样食品,传播得更快。

特别是……价格!

因为太过低价,还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

但一问,才知道,最近出的凉菜系列,皆是用的这种大豆油。

凉菜独特的油香,不少人也是知道的,第一时间就有不少人购买了一些回家试试。

当然,大豆油是生油,在购买的时候,会被告知在热锅里面烧一会儿,弄成熟油才能食用。

大豆油有多香?

乌衣巷又新出了一种极为火热的美食,从这种美食中,完全能看出大豆油的好处。

那就是……烧烤!

烤串,作为火遍大街小巷的美食,以前只有动物油,烤串十分的不合适。

但现在有了大豆油,莫少珩第一时间就弄了出来。

烤上几串烧烤,放在牛皮袋里,边吃边逛乌衣巷,为这条街道又平添了几分热闹。

除了烤串,还有一种特别漂亮的小吃也弄出来了,糖葫芦。

北凉有一种红色的,有些酸涩的果子,正好是这个季节成熟,上面裹上一成糖衣,漂亮到了极点。

一串串的,插在特制的小木架子上,由小货郎抱着架子,走街串巷,“糖葫芦呢,买糖葫芦!”

每次声音一起,后面准能跟着一群小朋友,口水流个不停。

酸酸甜甜的味道,加上漂亮的外表,的确十分满足小孩子的口味。

热闹到了不行。

除了食物,还有一种小玩具也上市了。

莫少珩觉得,他的小货郎没有什么娱乐,专门准备的。

虽然在小货郎心中,他们一天没事就看看三街之战,好玩到不行了,因为他们都是早上九点开始工作,中午吃完饭能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五点下班,玩的时间特别多。

的确是一个小玩具,一只小陀螺。

北凉产桑麻,将桑条上的皮剥下来,绑在小木棍上,用力地在陀螺上面一铲,陀螺就会马不停蹄的转动起来。

找一个人少的地方,一群小货郎围在一起,中间的陀螺转得飞快。

欢笑的声音也像陀螺一样,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小玩具好使,连豆子都能将它铲得动起来。

玩具虽然小,但带来的欢乐却不少。

比如豆子,哪怕他不铲,拿在手上都能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见人都要说上一两句,“这是我们世子,怕我们小货郎没有玩具,才弄出来的。”

“可好玩了。”

赵景澄等学生就有些眼巴巴的了,“这个陀螺,真的就只有小孩子玩啊?我们这么大的就不能玩了?”

还有点羡慕呢。

凉京城一天一个样,似乎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稀奇的玩意一样。

此时,莫少珩正带着赵景澄他们去牧场。

牧场的牧童要迁徙了,他得去看看。

来到牧场,牧童们已经在整理行当了。

莫少珩吩咐了几句管事,一定要注意迁徙路途上的完全问题。

路线早已经确定,也派人远途探过路了。

准备妥当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等莫少珩吩咐完,外面赵景澄等人已经玩疯了。

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

小猪仔,满地满地的小猪仔。

实在太多了。

这都是他们牧场自己的猪下的,一胎能生十来个,一年能有三胎,由此就可知,这些猪仔有多少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还没有达到草原的容量的上限,等容纳量达到顶峰的时候,自然就需要控制。

赵景澄愣是抱着一只都不敢动的小猪仔,“哈哈,还是小的可爱。”

他的小猪猪长大了,简直无法直视,但小的时候,看上去可聪明了。

莫少珩以前说过,牧场总有一天会达成“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现在牛羊的数量虽然也多了起来,但还达不到这种效果。

但小猪仔,却是漫山遍野都是了。

那场景看上去极为的夸张。

莫少珩看了看草原的情况,周围的确被吃得快秃了,剩下一地的草根,浅浅的。

只要有这些草根植被在,明年春天,又将是一片茂盛的绿色。

因为它们不缺肥料,这些牲畜会为它们提供天然的肥料。

因为北凉天气的原因,哪怕养这么多牲畜,草原上的味道其实也不臭,因为很快就晒成了没什么味道的屎饼。

算是一种天然的循环吧。

当然,不能让它们将草根都供出来吃了,不然会破坏植被,长此以往,草原都会受到破坏。

若想长期发展,就必须严格执行迁徙计划。

莫少珩又去看了看新买的鸡鸭。

一只只小鸡小鸭,正欢快地在草原上扑杀昆虫。

赵景澄等:“……”

像这么毛绒绒,黄嫩嫩的小家伙,他们估计也没怎么见过。

特别是一大群一大群地,看上去心都化了,太治愈了。

小鸡仔活泼好动,小鸭子摇摆着小屁股。

“我们要养这么多啊?”

莫少珩点点头。

有场地,现在榨油制作豆粉剩下的豆渣也有,自然也可以将鸡鸭大规模地养起来了。

“哈哈,每次来到草原,感觉都好开心。”

玩得畅快。

莫少珩心道,估计跟旅游差不多吧。

不同的心情,看不同的风景。

等回去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现在是秋末,莫少珩还有一件大事情要做。

一是,他的蜜蜂又可以分箱子了,一群学生还在等着分了箱,他们也养蜜蜂。

赵景澄和范慎是最先分到的,他们现在养的蜜蜂都产蜜了,没少在其他学生面前炫耀。经常带一点自家产的蜂蜜,来给大家尝尝,羡慕死其他学生了。

现在好了,又分出好几箱。

二是,莫少珩准备大量收集野花种子。

什么样的花种都收,不过得分门别类好。

倒不是因为等蜜蜂多起来,需要大片大片的花海,因为城外的槐树林,完全满足养蜜蜂所需。

他收集这么多野花种子,是因为他准备提取香精,制作香皂和提取色素,开染布厂。

无论是香皂和染布,都需要太多的花了,只靠天然的野花的话,完全不够。

他得种出花海来。

现在洗脸还用的肥皂呢,莫少珩总感觉怪怪的。

莫少珩收集野花种子,可惊讶住了不少人,因为收购的价格可不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专门组织人采集的话,太费精力了,只得发动周围的农户一起帮着收集。

但农户也有事情忙,不可能闲得没事干,漫山遍野的等野花的种子。

所以得花钱购买,他们才会上心才会有动力。

野花,在凉京百姓看来,虽然漂亮,但是没什么用不是。

又被莫少珩的大手脚惊讶了一番。

不过效果还算不错,莫少珩就在城门口设置了一个收购点,前来卖花种的络绎不绝,有的农户收集得多有的收集得少。

莫少珩来者不拒。

也亏得他镇北王府世子的身份,不然城门的守将早赶人了。

现在他们凉京的城门口热闹到了不行,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运鱼的鱼车,送去三街之战的鱼府做成鲜美的食物。

隔三岔五,一群群的猪牛羊,往东市赶。

现在又有了收购野花种子的摊位。

城内的热闹也不逞多让,因为……科举洲试开始了。

上一次还是各县的学子前来郡试,现在已经是各郡的读书人前来洲试了。

相信其他洲也一样,都在迎接着本州各郡的学子。

能走到这一步的学子,随便叫出一人,都是当地的才子了。

所以,等他们进城的时候,还引起了好大的轰动,特别是一些特别出名的学子,连入驻的酒楼都张灯结彩的。

科举之风,恐怕超出了朝廷上的贵族的想象,在百姓之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浪花。

一群读书人进了凉京,第一时间就是不适应。

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因为和他们以前的地方太不一样了。

还有就是风气的不适应,连乱丢个垃圾,感觉都会损了人品。

都是奔着仕途去的,这些方面多少都必须注意。

还有就是那群无处不在的小学生,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对这些小学生也不陌生,因为……上次郡试的策论题,就是义务教育。

能通过郡试之人,多少都对义务教育有些了解,哪怕当时不了解,仅仅凭自身强大的才华通过郡试的,后来也会因为此题了解一番。

这些小学生,就是义务教育法的产物了吧。

说实话,上次的考试,他们多少对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还有些模糊和未知。

但现在,他们看到这些小学生,才真正明白,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

就像是一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巨轮,将凉京推向了和任何城池都不相同的高度。

凉京的百姓,都对他们天天都见到的小孩的改变,看在眼里,感到惊讶。

更别说,这些突然入京的读书人,恍然间见到这些彬彬有礼,行为准则如同先贤书籍中刻画的一般的小学生,此时的震惊了。

义务教育,在凉京试行的效果可见一斑。

赵景澄等,也拿着纸笔,去采访那些读书人中的名人了。

莫少珩都为被采访的人担心,读书人多少心里都是有些骄傲的,要是傲慢了一些答了什么不该答的问题上了报,在洲试中又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怕是无脸见江东父老。

凉京城的热闹,被科举洲试推向了高峰。

等张榜那天,不仅考生和他们的家人父母去看榜了,凉京的好多百姓也去看了。

在他们心中,能上榜者,能被称为天上的文曲星都不为过了。

莫少珩听后也是觉得好笑,若这都是文曲星了,那……等京试的结果一出来,在京试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又该被称为什么?

当日场面之热闹,竟有史官去现场做了笔录。

莫少珩:“……”

等以后,诸国商人前来,估计凉京又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时的凉京,在凉京百姓看来,已经是他们前所未见的景象了。

莫少珩也在为诸国的商人入凉京做准备,大力生产着纸笔书籍,糖。

赵景澄他们府邸,也派人去了其他洲,开拓他们的工厂,莫少珩从自家的厂子里面派了老人前去协助,技术支持得到位。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就要尝试在其他地方推行义务教育了。

赵棣最近也特别忙碌,因为……不知不觉,运河已经修了两年了。

莫少珩还专门去问过赵棣运河修建的进度。

赵棣说了一句,“今年冬,应该就能修到凉京城外了。”

莫少珩都惊讶了好久,但仔细一想。

修到凉京城外,也不过是计划中运河的一半工程,还会继续修下去。

修一条运河,四年的时间,也差不多。

不要忘了,是举一洲之力在修建,参与的工人不是任何朝代抓壮丁的人数能够比拟的。

惊讶肯定还是要惊讶的,也就是说,来年的时候,他们城外就要有一条运河了。

运河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除了灌溉周围的田地,它还是最好的运输途径。

古时候山路崎岖,除了官道,其他地方都不太好走。

可以说,河运在古时候,比陆运要方便得多。

莫少珩想了想,不行。

他得提前准备着。

莫少珩说道,“你下次去看运河情况的时候,将我也带上。”

赵棣一愣,莫少珩以前不是都不过问这事吗?有时候说起,也就随口说上两句而已。

不过,现在运河已经修过来了,去看看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莫少珩想去看运河,为什么?

他想借助河运,就得知道运河的宽度还有深度,才能弄出合适在运河上运行的商船。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今天就出发?”莫少珩说道。

赵棣:“……”

你这简直是说一码是一码,毫无征兆地突然就热心起来了。

莫少珩:“好歹你也是修建运河的主官,怎么能这么不关心!”

赵棣:“……”

他一天处理一大堆关于运河的文书,这还不关心?

得,让准备准备,亲自去看看呗。

莫少珩的这次出行来得突然,所以除了赵棣,南一,还有护卫等,也就没有其他人了。

赵棣也以为,这一去也最多不过来回不到一月的时间,他向朝廷给莫少珩告假,也是告的一个月的时间。

结果,整整去了两个月。

莫少珩在工地上呆得都不想走了。

等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冬末了。

莫少珩一回来,就对赵棣道,“我准备建一条商船。”

“噗!”

赵棣愣是将才喝进嘴里的茶都给喷了出来。

“当真?一条商船的花费估计都赶得上建一工厂了。”

而且,北凉少河流,并没有建大型商船的经验,倒是南离,河流众多,听说画舫商舫特别流行。

比如,他们现在建设的这条运河,就是从通往南离的一条大河引流。

那条大河名叫济河,面积之庞大,站在河边看对岸,都是模糊的,勉强只能看见对岸的人影。

凉京离那条大河的距离可不近,修两年修到凉京,还是因为这条运河,是前朝的前朝已经修建了好几年,修进北凉不小的一段距离了,前朝的前朝还因为修这条运河,直接被推翻了,最后不了了知。

莫少珩点点头,“我们现在修的运河,是按照以前的运河的规格来修的。”

“我考察了这么久,足够一条大商船运行。”

“以前北凉无这样能运行大商船的河流,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河运。”

“但……你想想,这条运河沿途经过我北凉三个洲,光是将商品卖到这三个洲就已经十分有期待了,更别说,运河直通济河。”

“济河下通南离,上通楼兰古国。”

“诸国的商人和外域商人,不惜跋山涉水都要买我的商品回去卖,可见其中的利润,我们如果有了一条商船,开辟出来商路,节省了爬山涉水的运输费,岂不是能更赚。”

赵棣:“……”

说得好像颇为有理。

“不过光是修商船的花费就是不菲。”

“运行商船的花费更是巨大。”

古时的这种远航的商船,顺水也就罢了,如果是逆水,因为没有动力发动机,都是通过水手一起划桨。

一条商船,光是水手的人数,都是无法想象的。

莫少珩笑眯眯的,花费不菲他当然知道。

莫少珩让人将府上的账本拿来,“我们来理理账。”

赵棣一愣,自从将账本交给莫少珩,他就没怎么管账了,他也只知道,欠了朝廷不少钱。

结果这一理账。

赵棣都有些愣,因为除了按时需要归还朝廷的钱外,竟然还剩下了好大一笔,完全足够修建一条商船的了。

莫少珩说道,“怎么样?”

都看着他花钱,却不知道,也在不停的进账。

光是批发给加盟商的商品,都能赚一大笔。

加上牧场的盈利也是极大的,没看到赵景澄等一个个现在富得流油,分红都分得乐开花了,还有闲钱去各洲加盟纸厂这些。

赵棣:“……”

他也想过会赚钱,没想到这么赚钱,这还是纸笔厂和印刷厂因为投资修建还没有回本的情况。

得,有钱就去折腾吧。

只要别饿得讨口就行。

其实,他有时候就觉得,像莫少珩这么折腾,要是没点商业头脑,真得讨口不可,到时候只有去圣人那里讨饭吃了。

莫少珩要修商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的。

没办法,修一条商船,光靠镇北王府的工匠就完全不够了。

莫少珩甚至还高价请来了一个匠师,这人曾经在南离呆过大半辈子,专门修商船的。

古时的商船大都是木质结构,如果用铁的话,消费实在太高了,也因为太过笨重,水手未必能逆水划得动。

别看木质结构的船,其工艺也是超乎想象的,古时的战船就不说了,光是商船,都有远渡重洋的能力。

当然,也不全是木质的,一条普通的船,都要用三千铁钉呢。

商船的话,也会加一些防撞的铁皮。

莫少珩对这门工艺不是特别熟悉,但他会提需求啊。

老工匠姓徐,看着莫少珩的需求图:“……”

“世子,你这该不会是想在河上修一栋楼罢?”

莫少珩问道,“这样不行么?”

“行倒是行,只是没人这么修。”

样式有些像南离的画舫,就是庞大了很多,对坚固程度的要求更是大了好几倍。

莫少珩笑道,“能行就成。”

“修船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我会让人尽量满足。”

老匠人:“……”

百姓都传开了,莫少珩这败家子,欠朝廷的钱都还没有还上,又开始败家了,他们觉得,迟早有一天,莫少珩得将赚的钱全败光。

一般人,都无法想象,莫少珩能多花钱。

赵棣对此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能看到花费的流水,他现在开始有些心如止水了,都不是钱,是数字。

无论如何,在质疑议论声中,莫少珩的商船也开始修建了。

花费也的确跟流水一样,莫少珩看着都心痛。

想一想以后的效益,这才好受了一点。

时间一转,竟然快到京试了。

凉京的百姓都有点懵,也有点激动。

也就是说,他北凉,最厉害的读书人要齐聚凉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