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轩辕新明录 > 第84章 吃点好的补一补

第84章 吃点好的补一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听孙广越这么一解释,毛渊明基本上也明白了:“所以德川家纲发现郑经愿意接收那些囚徒和浪人,干脆连伊达宗胜一门也赶走了事?”

“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事实如何,只有德川家纲自己知道了。”

“对了,那既然德川家纲同意把囚徒和浪人交给郑经,你们离开的时候,事情发展得怎么样了?”毛渊明又想起来囚徒和浪人的事情。

“哈哈,这个你就猜不到了。”姜承志说着,笑了起来。

“怎么了?没人愿意来吗?”

“不是。幕府刑部登记在册的男性囚犯有一千多人,几乎全都交了出来。至于浪人和屯垦百姓,德川家纲发了诏令到各地,结果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来了一万多人。”

“这么多?”常镇业在旁边也被震惊了。

“是啊。日本人的生活极为艰苦,就算我们在东宁看到的这些平民百姓,也比日本人生活得宽裕。日本生产的稻米大量用于出口,自己的武士阶层也不见得能经常吃,白糖却是要从海外购入,价格昂贵,即使四面沿海,吃饭经常还是’食无鱼’,几片腌萝卜就必须对付一顿饭。那些浪人多半都是孤身一人的年轻人,无牵无挂,平时也是有一顿没一顿,听说能来东宁闯荡,高兴还来不及呢。”

常镇业听了点头表示同意:“嗯,明朝后期,无依无靠的日本人年轻人泛滥,很多人就当了海盗,有些被中国沿海的海盗集团招募,就成了倭寇。让他们来东宁,其实和要他们做倭寇一样没难度。也就是现在日本严格执行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否则这些人多半还是要去当海盗的。”

“还有啊,那些日本的穷苦农民,拖家带口地来到江户凑,希望到东宁屯垦讨生活。”孙广越说着朝着自己的身体比划了一下,“你们看我都瘦成这样了,日本农民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

“哈哈哈哈……”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这么说来,需要大批船只才能把这些人运回东宁,按照每船一百人计,怎么也要一百多艘船啊。”毛渊明说着捋了捋胡子,穿越了半年多,胡子已经有好几寸长了。

“是啊,上次郑眕英和郑时英回来的时候,柯平关照他们向郑经申请承载三千人的船,结果最后来了一万多人,柯平和郑氏三兄弟商量着,只能先运了第一批回来,然后再回去接下一批。”

“那怎么行?这样会误了春耕的时间,而且把一万多人留在江户凑无所事事,江户凑离江户城又很近,万一生出点事端来,德川幕府肯定也不愿意吧。”洪诚丘马上发现了这个想法的漏洞。

“对,这一层德川家纲也想到了,所以又让酒井忠清与柯平协商,商议的结果是特别批准,让萨摩藩的岛津家准备海船,帮助我们运送这一万多人,现在整个日本,差不多也就只有萨摩藩能一次性开出这么多条船来。当然,条件是需要付钱。”

“那钱是小事,只要能及时运送这些人过来,就算大功告成了。”毛渊明听到这里,也松了一口气。

“咦,让岛津家帮忙运送,那岂不是可以趁机和岛津家勾搭一下?”常镇业觉得这个机会不错,“上次是谁说的,在长崎的外国商人都不能去附近的萨摩藩和岛津家沟通,现在不是现成的机会吗?”

“这事情再说吧,暂时也不知道和岛津家接触能做什么。”毛渊明想了想又问姜承志,“那船队什么时候来东宁啊?”

“萨摩藩那边也要准备一下才行,所以船队比我们晚几天出发,郑氏三兄弟留在那里指挥。按照计划会先到鸡笼,然后再由郑经自己的船,把屯垦农民运到东宁,囚犯和浪人就会留在鸡笼,听刘国轩的安排。”

大家正说着,门外传来了林家仆役的声音,“毛先生,东明楼那边都安排好了,掌柜的说您现在就能过去。”

毛渊明听到仆役这么说,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行,既然老姜他们回来了,我们有得是时间聊,先去东明楼吃饭吧。听孙广越这么说,都两个多月没吃上好东西了,得要补一补。”

众人听了,都大笑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