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之圣徒 > 第124章 ·宴请

第124章 ·宴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处春秋,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

由于历年以来的诸侯争霸,导致各国的人口都在缓慢的增长。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由于经常处于动乱,所以各国之间爆发的战争还只是兼并战争,不像战国时期的,是灭国大战。

此时的诸侯还没有产生要统一六国,自己替代周天子的想法,哪怕是秦国打败了晋国、晋国打败了郑国、卫国,他们也只是在战胜后,收取赔偿,就退出了该国。

可见,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怎么激烈的。

当然战争也是会死人的,据章恪讲书说,当年秦穆公是何其的贤明,秦国在他的治理下,已经有一窥中原,参与逐鹿天下的资本。

可秦穆公晚年昏聩,骄傲自满,听不得臣谏,盲目东出,在崤山一败,结果导致秦军主力大部分战死在崤山。

至此秦国龟缩西隅,只能暗中舔舐着伤口。

章恪之所以要给姬龄讲述秦国的历史,那自然是姬龄自己问的。

原本两人只是在叙述国家的兴亡,却不曾想章恪从郑庄公讲至楚王,在到如今的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

章恪讲了许多国家的历史,着实让姬龄大开眼界。

可是章恪唯独漏掉秦国,这很是让姬龄不解,因此问道:“恪先生为何漏掉秦国不讲呢?”

章恪似乎有些瞧不起秦国,鄙夷道:“蛮夷之地,不知礼仪,牧马之辈尔”

但姬龄却认为秦国是一位急剧潜力的国家,只要有一位明君,重要人才,立下可以让后人遵循的法度,那秦国必将成为下一位霸主,甚至能取代周室。

姬龄一番话,极大刺激了章恪,章恪直直笑道:“不可能,绝不可能,哪怕是楚国也最终没有取代周室。”

姬龄也继续辩解,只说道:“秦国现处周祖之源,若秦国效法先祖,厚积薄发,那周赴商之结局,也尤未可知。”

姬龄的这一番话,当时让章恪不仅冷汗直流。

是啊!秦人现在居住在周室起源之地,若是他们效法先祖文王、武王旧事,那取代周室也尤可知。

与章恪商谈完,姬龄安排好一系列事务后,与子贡一起,出了墙垣,往朝歌而去,他们身后跟着十多辆满载麦面麻袋的牛马车。

炳耳昨日庖厨时出了点意外,扭伤了腰,所以这次的面食只能由磨具完全,模样虽不如炳耳做得好,但也可以减低价格售出。

在行宫市集大获成功后,随之而来的是这一块市场的饱和,虽然各家士大夫每个集市日都会购买一定的麦粉,但已经没最初多了。

于是姬龄和子贡又将目光投向了朝歌。

朝歌人口,是卫国人口最多的地方,比其他地方富裕更甚。

卫国经过卫灵公的治理,虽然不如它的邻居晋郑强,但身处中原的卫国,也是中原财富流动的地点之一。

朝歌城内行政区,卿士大夫的府邸一个挨着一个,连绵不绝,每个家族都有一个或数个封邑乡市支撑,购买力相当可观。

子贡根据自己的之前的从商经验,决定要乘着麦粉大卖,去粟市里烧起一把火,打入朝歌粮市这个大市场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