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之圣徒 > 第38章 ·两极平衡

第38章 ·两极平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鲁定公十一年,鲁国,曲阜。

孔丘自大朝会上劝谏鲁君后,又令齐使退了赠礼,虽齐使没有退礼,但孔丘认为,自己已经尽了一个臣子该做的。

鲁国的民众需要休养生息,鲁侯需要树立信义和威势,才能凌驾于三桓,以及来与曲阜离心的费邑宰公山不狃之上。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鲁国太平。

对齐和谈之事情,孔子是很有发言权的。

不知不觉间,差不多是一同崛起的他和公山不狃已经俨然成了继鲁侯、三桓之下权势最大的人,一切决策不经过他们参与,几乎不能达成。

然而道不同不相为谋,旧秩序的维护者,和意在窃国的大盗之间,注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所以孔子抬起头,对鲁侯和三桓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常年的作战使得鲁国农田凋敝,民众疲乏,下臣觉得。齐国提出的请平,可以接受!“

他心中则是默默念道:”公山啊,我若是不能阻止你做出不臣之事,那我鲁国之路该何去何从,天下大道,仁义难道只能被无道和利益代替了吗?

不!我绝不会让无道、残暴取代仁义的……”

此事成了!

在孔丘同意与齐国结盟达成和平后,季孙治心里松了口气。

和孔子首先以邦国、民众为出发点愿意和平不同,季孙治从始至终都是从季氏的利益来考虑的。

齐国的和平来的并不算突然,季氏与齐国那边的各卿族来就有联系,甚至能和齐侯得上话。

他促使他接纳齐国使节团和礼物的最大原因,恰恰也是公山不狃!

在阳虎之乱前后,季氏依靠公山不狃背叛了阳虎,才得以脱身逃命。

实现了季氏的触底翻盘,重新回到执政之位,那时候他浑身战栗,生怕被觊觎这个位子的人谋害,所以季氏不得不和公山不狃有过一段蜜月期,送了默许了他不少好处,现如今在公山不狃、季氏彻底吞并阳虎一部分封地后。

然而随着季氏力量恢复,一向排外而心胸狭窄,且在此次阳虎之乱中,受损严重的季孙治便开始对这位出身卑贱的公山不狃越发忌惮了。

依靠盗跖之乱和趁着闹灾,公山不狃不断兼并扩大自己控制地域和势力,如今的他他已经控制了鲁西鄙四个邑,濮南三个邑,治下人口近十几万,已经超过了叔孙氏,与季氏、孟氏差距并不算大。

公山不狃的壮大早已让三桓如噎在喉,不去不快,然而因为对齐战争的缘故,三桓不得不依赖他,所以连公山不狃私下与主大夫盟约也只能忍过去。

毕竟人家不仅手下武卒战力惊人,且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后路的人,在此情况下,三桓绝不敢冒着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与公山不狃起冲突。

如今情势不一样了,随着孔丘顺利与齐国达成盟约,季孙治先后与阳虎、齐国两败俱伤,然后被自己人捡便宜,季孙斯如今已成了一只没了爪牙的老虎。

季孙氏本的机算彻底落空了,随后,鲁国竟又被公山不狃拖入了与齐国的货殖战争中,成了最无辜的一环,甚至还得可怜巴巴地冲郓城讨要食盐。

所以季孙治心里怨念极大,公山不狃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他有救命之恩,对鲁国有保卫之功,被他忘到了脑后。

只想着若是此人不在,鲁国就不必一直持续与齐国处在战争状态里:更何况,附从晋国而不断挑战齐国,那可是阳虎试图窃鲁时的政策,阳虎倒台后,三桓早就想结束这对自己没多少利益的战争了。

谁料驱逐、背叛了阳虎的公山不狃,却继承了阳虎的策略,继续将鲁国拖入晋齐战争的泥潭……所以在齐国遣使请平,齐侯还发了亲笔信给季孙治,极尽亲切和承诺。

齐国愿意给季氏庶支一条稳定的私人商路,以及百金、百乘的礼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