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之圣徒 > 第163章 ·道德胁迫公山

第163章 ·道德胁迫公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鲁定公十三年,秋。

姬龄已经在齐国待的够久了,正当他准备离开齐国,却收到子贡来信,最终孔子还是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作为历史系的学生,姬龄对孔子既尊重,又觉得他的学说,的确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之一。

不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孔子的学说却有利于国家、民族统一。

只不过对于封建的思想却需要辨识剔除,或许姬龄可以借此儒家这只鸡生出自己的蛋。

只不过要想混入儒家,往儒家里掺自己的东西,姬龄必须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一切都看着这么自然。

姬龄回首过去,自己来到春秋已经有四年了,若按照自己的这个身体年纪来计算,自己也快要有十六岁了。

依照周礼,姬龄已经到了束发的年纪,此时可以成婚了。

只不过,姬龄心中一只有一个人,他始终无法放下,虽然他和心中的那个相隔千年,但是姬龄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章恪、姬铎前段时间也来信,说是要为姬龄说媒,求娶一位淑女。

可姬龄回信拒绝了,一则是因为自己身份低微,二来以现在的条件和时机,就算求得一位淑女,只怕会有碍事业的发展。

束发之年啊!

夏商周几千年更替,社会从氏族部落进阶到邦国、封建,工具从铜石并用进阶到铜铁并用。

氏族、风俗、名物都有巨大的改变。但有一点却从未变化,那就是对年岁的重视。

正所谓:“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

尚齿,用后世人类学的名词来,就是“年龄阶梯制”,人的社会权力以年龄来决定,这种纯自然的因素延续了数千年,直到现代还深受影响。

人们往往会信任老者的话,而觉得毛头酗不可靠,当职位相同时,必然是年龄长的人更尊。

春秋时的人往往把人的一生划分为数个阶段,当某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他可以取得在社会上相应的地位、权利、声望。

在孔门儒家心目中,贵族理想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十岁叫做幼,学六艺;二十岁叫做弱,行冠成年;三十岁叫做壮,可以成家立室;四十岁叫做强,可以入仕;五十岁叫做艾,可以穿朝服为大夫;六十岁叫做耆年,不必再亲自视事,只用指使属下;七十岁叫做老,可以闲暇下来,给儿孙传授人生经验了。

若是细细观察孔丘的前半生,姬龄会发现,他甚至是严格按照这种阶梯进展而活的。

但姬龄中却也有疑惑,若要等到自己及冠时,不知自己是否能这般一无事成。

正当姬龄在感叹时光飞逝时,山却来报,公山不狃与晏婴交谈甚欢,看来招揽公山不狃一事,不是很顺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