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归新加坡1995 > 第438章 哈密瓜火腿+豪车引擎之都

第438章 哈密瓜火腿+豪车引擎之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倪院士,前面那位AMD公司副总在介绍当下的CPU处理器江湖时候,提到了其他好几家也在仿制X86系列CPU的公司。例如那家Cyrix赛瑞克斯公司,还有像taur、IDT WinChip、Traa、Rise等一些公司。倪院士,我们国内在CPU设计方面基本没有基础,如果您要搞‘华夏芯’,那我们干脆以后就收购一家好了!”

李晓凡的大胆建议让倪院士吃了一惊。

他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根本不敢想。

当下在国内外汇非常宝贵,当初在联想公司试制开发ASIC芯片时候,为了批几十万美元都花费了不少精力,要想收购美国的半导体企业,但更是天方夜谭了!

而李晓凡前面在AMD公司考察,听那位副总在介绍当下美国CPU江湖混战的时候,想到了前世国内2001年方舟CPU项目的那些失败往事……

然后李晓凡回去唐馨怡的房间以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目前美国在研发与生产CPU处理器的相关半导体企业的资料,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李董,您打算收购哪家啊,怎么收?”倪院士问道。

“将来我的标的就是今天AMD副总提到的那家Cyrix赛瑞克斯公司,目前从出货量来说全球排名第三,专门生产廉价X86系列CPU的Cyrix公司!”

“Cyrix赛瑞克斯公司我倒不是很了解,国内对这家公司的相关报道也不多。李董,人家Cyrix赛瑞克斯公司愿意卖给您吗?还有如果愿意卖,肯定也是一个天价吧?”倪院士担心道。

“嗯,这家Cyrix赛瑞克斯公司现在肯定不便宜,但过几年等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候,这家公司会很便宜!”

李晓凡的话又让倪院士吃了一惊:“李董,您凭什么说过几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会破裂?”

这个时候李晓凡才发现自己有点说漏嘴了,打哈哈道:“这纯粹是凭我个人的经验猜测。上回,我拜访著名的投行摩根斯坦利公司时候,摩根斯坦利的首席战略分析师拜伦他判断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不会持续太久……”

随后,他话锋一转,把话题聚焦到Cyrix赛瑞克斯公司来。

“倪院士,我下午后来上网查了一下这家Cyrix赛瑞克斯公司的资料。这家Cyrix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时间上来看,比英特尔和AMD两家巨头要晚的多。Cyrix在成立之初,一直在研发X86处理器的协处理器,也就是协助CPU的芯片,也就是浮点运算芯片FPU。”

“但是,搞了FPU芯片没几年,FPU被Intel公司集成到CPU处理器中去了。于是,Cyrix公司他们一看傻眼了,那我也搞CPU吧,否则就没他们公司什么事要失业了。但是Cyrix又没有英特尔的X86技术授权,于是他们就开始学习之前的榜样AMD公司,直接反向克隆,逆向设计。然后,Cyrix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克隆产品就是Intel公司X486的克隆体CPU……”

倪院士听到这里,问道:“Cyrix公司这么做涉及到严重侵权,Intel公司会放过他们吗?”

“嗯,我上网看了相关的报道,Cyrix公司这么做,当然被Intel公司直接上告法院。但当时Cyrix耍了一个小聪明,他们没有自己直接生产新盘,而是把芯片的生产任务交给了得到英特尔授权的其他芯片工厂来生产。当然Cyrix研发的克隆版486芯片,也有一些Cyrix自己研发的独特技术,例如在浮点运算方面。后来,这场侵权官司的判决,对于Cyrix公司而言很幸运,就像当年Intel公司与AMD的官司一样,法院再一次没有占到英特尔的一面,而是认可了Cyrix公司。倪院士,按照从我个人角度分析,从美国法院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不想让PC机的CPU处理器领域出现Intel公司一家垄断的局面,因为当时除了Cyrix,其实还有其他的X86兼容芯片研发的企业存在,例如taur等公司……”

“哦,原来这样。李董,你这样一解释我明白了。十几年前,我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工作,对美国的反垄断法律有过一些了解。美国堪称资深的反垄断国家,他们反垄断法曲折演进的历史长达一百多年,最早一直可以追溯到1890年的《谢尔曼法》,以及后面的《克雷顿法案》……确实,老美他们在保护半导体这个产业生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法院的判决用心良苦,值得我们学习!”

倪院士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晓凡想到了后面内地的邮电分离改革,产生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三大运营商,某些方面也在学习美国的反垄断做法。

李晓凡继续给倪院士介绍他从网上查到的信息:

“这家Cyrix公司与AMD公司一样,在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后,也确实比较争气,很快也发布了类似Intel 586的廉价CPU产品。但这时的Intel公司已经推出新一代的奔腾处理器,与AMD公司一样,在模仿586之后,Cyrix公司也被逼着开发自己的CPU处理器产品。今年Cyrix公司刚刚推出了M1 CPU处理器,它继续使用本地x86执行和普通微代码,而Intel公司的Pentium Pro和AMD 公司的K5则依赖于动态转换为微操作。目前Cyrix公司CPU处理器的主要客户是康柏paq的低端PC和台湾等一些杂牌PC电脑品牌……”

“李董,听您这么一介绍,这家Cyrix公司也是一家非常厉害的CPU制造公司了,仅次于Intel与AMD之后。那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呢?”

前世,到了第二年,1997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以5.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Cyrix公司,其目的是争取当时Intel和AMD都还没有兴趣的低价电脑市场主导权。

但人算不如天算,等国家半导体公司完成时候以后,低价电脑却成为PC市场的主要产品。Intel公司和AMD公司两个巨头开始在这个低价电脑市场争战得狼烟四起。

而美国国家半导体完成对Cyrix公司收购以后,新的管理层突然对制造高性能PC部件开始不感兴趣了,而是希望使用低功耗SoC片上系统。

于是,之前主推低价电脑CPU产品的Cyrix公司遇到这两家巨头杀入后,他们的CPU处理器产品开始因缺乏竞争力而节节败退……

随后,两年之后的1999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将整个Cyrix事业部卖给了台湾的威盛电子公司,价格仅仅只有1.67亿美元,只有当年5.5亿美元收购价的三分之一。

当年这些美国的半导体巨头就是这么随性,战略一调整,挥刀斩马谡,亏个三、四亿美元全不是个事!

“倪院士,等我把Cyrix公司情况摸得再清楚一些,回去新加坡以后,我打算再发起一支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先入股投资这家Cyrix公司再说……”

其实,当下的李晓凡内心有两种想法:

第一种是回去新加坡以后发起成立新的怡凡二号风险投资基金,先试探性投资入股Cyrix公司一部分,如果将来有足够的资本的话,再想办法控制这家Cyrix公司。免得Cyrix公司被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收购以后,耽误了Cyrix与Intel和AMD俩巨头独立展开竞争的大好机遇。

第二种就是干脆等到1999年,等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贱卖Cyrix公司时候,抢在台湾威盛电子之前,将Cyrix公司收入囊中。这第二种办法有利有弊,好处是价格便宜,不利之处是Cyrix公司错过了最好的追赶Intel公司和AMD公司两巨头的最好时机。

……

考察完红杉资本唐瓦伦丁介绍的最后一家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之后,倪院士与杨飞燕等考察团一行结束了成果丰硕的美国考察之行,从旧金山飞回去了上海。

送走倪院士一行后,这次李晓凡没有直接回去新加坡,而是完成之前答应唐馨怡的一个心愿,陪着去了她曾经就学的意大利度假。

李晓凡与唐馨怡飞到米兰,游览了市区古迹与唐馨怡曾经就读的历史悠久的米兰理工大学之后,他们选择了一条前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佛罗伦萨的自驾路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