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 第34章 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第34章 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副职称国子司业,均是造诣深厚的饱学之士充任。

除了直系的国子监,旁系学校包括崇文馆、弘文馆、崇玄学等等。

但是无论直系官学,还是旁系官学,都有着很大的弊端。

像国子监,就属于贵族学校,其中的庶子与贵族比例甚至不足十比一。

而地方官学,只有那些上州以及部分发达的中州才会设立。

像黔州这种地方,连饭都吃不饱,就更别提读书了。

只要能走路、并且有力气的孩子,都是下地干活,好赚钱养家。

至于读书…整个黔州就只有那些有钱人才有能力学习,而普通百姓,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复一年,世世代代…

总之,现在阶级已经固化,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则依旧是穷人。

被固化的不仅仅是阶级,还有思想。

“李公爷,你怎么了?”诸葛亮发现他的异样,不由得开口问道。

李承乾望着那些辛苦劳作的孩子,火红的太阳将他们脸蛋晒的通红,连挥动锄头都是有气无力的。

“诸葛亮,你说要想让一个国家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什么?”李承乾问道。

诸葛亮抿嘴想了一会儿,“开明的政策,扎实的经济。”

“嗯,对,也不对!”李承乾点头,笑着道:“那你说说,如何能做到这些?”

诸葛亮沉吟道:“要靠人。”

“没错!”李承乾看着那些孩子,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未来,就得靠这些孩子了…”

“这么说也对,可…唉,李公爷,黔州的情况亮也了解了不少。”诸葛亮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黔州没有学府,黔州那些富户都是将自家孩子送到千里之外的越州。”

越州,是整个江南道最大的城市,设有越州大都督府,负责江南道的政务。

那里不仅有官学,更有私学。

私学属于私人教育的范畴。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成人教育,多由名师指授,主要是教授儒经举业。

二是童蒙教育,多由乡间儒士教授,主要是讲授启蒙的基本知识。

在私学中学到知识后,并且想参加科举的,就可向当地州、县官府报考,等通过州县考核之后,就可以去长安参加科考。

相对而言,大唐的教育还是比较开放,所以私学比较多。

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办私学的,你必须得在文坛中有地位,才能吸引别人来报名。

不过在黔州,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反正大家都是目不识丁,只要有点学问的人,都可以创办私学。

“诸葛亮,回刺史府之后,你便写一则公告,说刺史府召集天下有学识之人,只要有能力,俸禄不是问题!”李承乾道。

“喏!”

而就在李承乾准备为黔州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却掀起了一场风暴。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在大明宫的三座主殿中,紫宸殿的作用稍逊于其余两座主殿。

它的作用,相当于皇帝的“私人住所”,皇帝的日常起居均在此处,平日里还会在这里批阅奏章,接见入阁大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