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第226章 我为国家大义到此,不惜此身

第226章 我为国家大义到此,不惜此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龙前脚刚动身,王雄的密信就传到了邺城。

程远志看罢密信,背着手遥望北方,沉思起来。

这个刺杀计划,比原时空里早了二十多年。

他很好奇韩龙究竟是如何刺杀柯比能的,但又更担心刺杀失败。

若刺杀不成,双方难免就要摆出车马炮,生死激斗一场了。

今时今日的中鲜卑,在柯比能的经营下已经足够强大,如非必要,程远志不想与他硬碰硬。

三部鲜卑能形成今日巨患,却要从一百年前说起。

鲜卑族是从东胡演化而来,从东汉中期开始逐渐强大,最早一直由护乌桓校尉兼领控制。

前文说过,西汉武帝时,南匈奴被打散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北遁了一些时间,很快又杀了回来,继续盘踞草原,为祸北境。

到了东汉时,大汉朝廷一直利用鲜卑人来牵制北匈奴,鲜卑自然不愿白白被大汉当枪使。因此大汉朝廷只好采用利诱的方式“以胡制胡”,每年给金钱二亿七千万,驱使鲜卑、乌桓、南匈奴去攻北匈奴。

鲜卑人本来是不想去的,奈何大汉给得实在太多了,价码多到令鲜卑心动。

鲜卑旋即接受了大汉的册封,开始进攻掠夺北匈奴,北匈奴在汉军和南匈奴、鲜卑、乌桓四方联军的联合打击下,很快被打残,余部溃散。

北匈奴消散后,草原上出现了真空,原本南匈奴想继承匈奴全境,但大汉朝廷并没有给南匈奴这个机会,而是继续分化南匈奴。

于是,鲜卑趁此机会占据了北匈奴的大部分地盘,加上北匈奴遗留下来的的十余万部众,实力迅速大增。

短短二十多年间,成为了北境新的边患。

从115年开始,一些鲜卑的部落屡次进犯边塞,上谷、渔阳、辽西等地,幽、并两州成为了鲜卑部落袭扰的重点,这种局面,是大汉朝廷没有料到的。

随后,檀石槐横空出世,迅速统一了鲜卑,成为了大汉最大的敌对政权。

大汉朝廷无奈,只好“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之和亲,以息事宁人”。但檀石槐不接受册封,继续寇边侵扰,还将鲜卑全境按左中右划分为三部分,封了三名“大人”管辖。

公元177年,鲜卑再次寇边后,大汉朝廷忍无可忍,派夏育、田晏、臧旻三人各率万骑兵分三路、出塞两千余里攻打鲜卑。

这一战,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大败大汉军队,汉军阵亡者十之七八。

此战之后,鲜卑彻底成了气候。

好在鲜卑的社会制服与发展水平没跟上军事势力,181年檀石槐一死,继承人和连太过平庸,也于同年死亡,鲜卑遂分裂为三个部落。

随后,步度根、扶罗韩控制着并州雁门一带;轲比能拥兵十余万,占据代郡、上谷一带;素利、弥加控制辽西、渔阳一带。

程远志一统河北后,对这些分裂的鲜卑部落采取了怀柔政策,分别册封各部首领为鲜卑王,以暂时维持北疆的稳定。

对他来说,一个分裂的鲜卑要比一个统一的鲜卑威胁更小,如果鲜卑再出现像檀石槐般的人物,势必会让北境永无宁日。

但很不巧,鲜卑真的又出现了一个类似檀石槐的人物——轲比能。

轲比能的控制范围毗邻幽、冀两州。之前,在程远志、麴义、公孙瓒三英争霸冀州时,许多中原人为躲避战乱逃往轲比能辖地谋生。

他们为轲比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制度,“教作兵器铠甲,学文习俗,统御部众,拟仿中国制。”

程远志收复幽州后,轲比能通过阎柔进贡了大量马匹、牲畜等物表示臣服。

后阎柔等人皆反,被程远志三下五除二给收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