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直播:视频共享万朝后皇帝们闹疯了 > 第260章

第260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强敌兵临城下,城中官员和居民们陷入了恐慌。

有人打算逃难,有人则忙着窖藏金银,囤积粮食。

在这关键时刻,马秀英却展现出了非凡的镇定与勇气。

她坐镇中军,镇定自若,

还把自己的金帛全部拿出来犒赏士兵,使得军心大振。

军心稳住了,民心也就逐渐安稳了。

马秀英的智慧和勇气,

再次为朱元璋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到这儿,观众们纷纷议论起来。

“相识于困苦,奋斗于荆棘,相伴于辉煌!这样的爱情,不正是书中描写的那样吗?!”

“他们经历了无数风雨和坎坷,却始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啊!”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光,朱元璋也一辈子没有负她。”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像他们一样,携手共度人生每一个坎坷,共创美好甜蜜的未来!”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

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

国号大明,

建元洪武,

册立马氏为皇后。”

"马秀英当上皇后后,

她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富贵迷失双眼,

而是一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她屡屡劝说朱元璋施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

在马秀英的劝说下,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将得以死里逃生。”

“众所周知,老朱杀性极重。

在他当上皇帝后,

对曾经并肩作战、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们,施以了极其冷酷的清洗。

其中,骇人听闻的三大案件,

莫过于胡惟庸案、李善长案和蓝玉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学士宋濂因长孙涉嫌胡惟庸案而受到牵连,被判处腰斩极刑。

宋濂是一代学问大家,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曾参与修订《元史》,与刘基并誉为‘一代文宗’。

可悲的是,

这位已经七十岁高龄的文学泰斗,

在晚年竟遭遇如此飞来横祸,不得善终,

实在是可怜至极。”

“为了了营救宋濂,太子朱标和马秀英使尽浑身解数。

但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上的态度异常坚决,丝毫不讲情面。

马秀英在万般无奈之下,心生一计。

当晚用膳时分,朱元璋地发现桌上摆满了素食,既无酒也无肉。

他疑惑地向马秀英询问原因。

马秀英眼中噙着泪水说道:

‘寻常百姓家请个老师,尚且终身奉行尊师之道,何况我们帝王之家呢?

若宋濂因此被杀,我的良心再难安定,因此要吃素食为他祈福。’

朱元璋听闻此言,内心深感触动。

经过慎重考虑后,

他最终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将其流放到茂州安度晚年。"

朱元璋的世界里。

看到历史上自己的凶险处境后,宋濂满脸苍白。

努力平复心中的惊惶后,

宋濂朝着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分别躬身行了一礼。

他在替历史上那个自己,

向马皇后和朱标的仁义道谢,向朱元璋的网开一面道谢。

苏治继续解说,

"除了宋濂之外,

首富沈万三也因马秀英的出手相救,而得以逃过一劫。

明朝刚建都集庆时,

沈万三为了向朱元璋示好,

于是主动组织浙江、江苏的大户人家纳税献金,

以支持新王朝的日常运转。

修筑南京城的时候,沈万三更是慷慨解,自己一人就承担了三分之一的筑城经费。”

“在这两项举措都得到朱元璋的嘉许后,

沈万三又想出了第三招:给军队发饷。

这一举动却,却触犯了老朱的禁忌。

皇帝的军队,哪里是平民百姓有资格发饷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