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 第86章 弓斗术

第86章 弓斗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事实上,朱允熥就在山崖上盯着巴鲁。

一边观战,朱允熥还一边幸灾乐祸的说道:“你们看我发明的‘刀马弹’威力如何?刚才那第一发,不过就是一匹战马,便结果了六七个鞑子,哈哈哈……”

皇帝跟大家一起开玩笑,所有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朱允熥的这种方法,还真是省钱省力又省事儿。

虽然用刀剑火枪杀敌很痛快,但箭矢其实要四五十文钱。

一壶箭三十支,价格就一千二百文钱了。

火药火枪的价格就更贵了,而且打出去还不能回收。

现在用缴获的战马去攻击鞑子,还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都愣着干什么?”朱允熥笑着说道:“去去去,再去准备一些石头,待会砸死这帮龟孙……回头还要打大仗恶仗,都给我省着点,别给老子败家。”

朱允熥低头看了看下面的峡谷,只见随着战马的狂奔,雪亮的刀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一匹又一匹的战马出现,急得巴鲁发疯似的大喊起来:“放箭,放箭,快放箭射死它!”

人喊马嘶中,哪有几个人听得到巴鲁的叫声?

更何况那些战马身上披了马甲,羽箭射过去其实效果并不太强。

而站在队伍前方的

巴鲁,躲过了两次战马的冲击,眼看第三匹疯马越来越近,自己前面的鞑靼人却已经全都死伤倒地了。

情急之下,巴鲁干脆跳下马,手脚并用爬到了路边的山壁上。

巴鲁的耳边听到一阵钢刀切开肉体的声音。

绑着钢刀的疯马在人群中淌开一条血路,然后重重被地上的尸体绊倒,这才轰然倒地。

山道上哀鸿遍野,死伤的鞑靼骑兵有七八十人,有的人被战马尸体压在下面挣扎求生,有的被钢刀砍伤,痛苦捂着伤口匍匐在地上爬行。

还有一名鞑靼士兵被疯马身上的弯刀割了一刀,腹部破了个大口子。

那名鞑靼人坐在路边,捧着脏器哇哇大哭。

此起彼伏的哭喊声,让山道变得像是地狱一般。

但更多的鞑靼人终究还是死了。

巴鲁趴在山壁上,只见山道上躺满了人马尸体和伤者。

千夫长巴鲁欲哭无泪。

这一路追来,他手下的一千人接连折损。

更可恶的是,他连敌人的面都没见着,就死伤了一百三十多人。

超过十分之一的战损,在战争中已经很影响士气了。

剩下鞑靼骑兵挤在山道上惶惶不可终日。

惊魂稍定的鞑靼骑兵还没来得及有下一步动作,山顶上一块块

石头砸了下来。

这次落下来的不是千斤巨石,而是一块块磨盘大小的石块。

其中也有一些脑袋大的石块。

但不管是千斤巨石,还是十斤重的石块,从十丈高的山崖上丢下来,那都是致命的。

一些比较机灵的鞑靼骑兵学着巴鲁的样子,跳下马躲在峡谷左右两侧。

这种地方一般有树木遮挡,或者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勉强是能够藏身的。

鞑靼骑兵眼神惊慌的看着那些还不及躲避的受伤同伴。

石块砸下来,造成的伤害非常恐怖。

那些伤员被砸得头破血流,很快就没了气息,只剩下一地血肉模糊的尸体。

幸存鞑靼骑兵还有七百多人,大家眼巴巴的看着巴鲁,希望千夫长能下达撤退的命令。

反正不管怎么说,鞑靼士兵们衷心希望赶紧离开这片峡谷再说。

然而让人无语的是,巴鲁杀气腾腾的发布了一个让士兵们感到绝望的命令:“草原勇士们,跟我冲!冲出这个鬼地方才有活路啊!”

鞑靼的军法严酷,士兵们只好无奈的怒吼一声,他们或者骑着马,或者徒步冲锋,拼命的朝峡谷另一头跑去。

其实这条峡谷并不算长,跑动起来之后,上面的石头反倒不容易打中

鞑靼骑兵了。

先前峡谷里肝脑涂地的恐怖场景,逼得那些鞑靼人拼命的跑。

大约一里长的峡谷转眼就看到了尽头。

在峡谷出口的地方,陈校尉带着手下的士兵严阵以待。

看着那个手持大刀的健壮身影,一名死里逃生的斥候惊呼道:“巴鲁大人,就是他杀了阿措!”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急于报仇的巴鲁双目通红,他死死瞪着伫立于谷口的陈校尉,牙齿咬得咔咔作响。

不过巴鲁已经不敢有丝毫鲁莽了。

这些中原人从头到尾都是阴险毒辣,自己已经损失了不少人,现在手下只有最后六百多残兵了。

站在人群中,巴鲁高高举起弯刀怒吼:“草原的勇士们,冲啊,杀了这个该死的家伙!”

在峡谷里的鞑子跟着叫喊起来,哗啦啦一拥而上。

事实上,不冲也不行啊,山顶上还是零零星星的砸石头呢。

站在那儿被石头砸死,还不如冲上去跟明军拼了。

看着鞑靼兵冲向陈校尉,朱允熥郁闷的命令士兵停止攻击。

双方就要混战在一起了,石头继续砸的话,很容易伤到自己人。

再说时间紧迫,朱允熥和手下的明军,还真是没有时间挖出那么多石头当武器。

鞑靼兵

蜂拥而至,李旷站在陈校尉背后,掌中拿着他家传的铁胎牛角弓。

李旷的右手攥着五支羽箭,少年侧身站立,一箭接一箭的朝鞑子射了过来。

在这种狭窄的近距离交战,李旷还是更加信赖自己的弓箭。

毕竟弓箭的射速,可比火枪快多了。

五支箭,就射死了五个鞑靼兵。

巴鲁的心里冒出一个词语:连珠箭!

有些不可置信的巴鲁躲进人群,还微微弯下腰。

在草原上,那些神箭哲别能够施展连珠箭的技巧。

还有的哲别鼓吹弓斗术的概念,自称不论是什么样的战斗,自己一张弓一壶箭就能解决所有的敌人。

巴鲁确实见识过连珠箭,不过那是在各种庆祝仪式的表演中。

连珠箭说起来简单,可是将连珠箭运用于实战的哲别却少之又少。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连珠箭适合在五十步的距离连续朝敌人速射,因为右手需要抓着很多羽箭,所以弓箭的实际拉力比较低。

而且双手都在操作弓箭,在五十步这个比较短的距离,敌人一个纵马疾驰便到了箭手身前。

所以实战中,神箭哲别的连珠箭往往就是个笑话。

如果没有同伴护卫的话,所谓的神箭手就是待宰的羔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