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姝丽 > 第14章 有钱吃白面了

第14章 有钱吃白面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众人回到村口便看见吕大婶和张婶提着一个大木桶在村口等着,看见大家伙儿回来了,连忙上前给众人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驱寒,每人都喝了两大碗,木桶都见底了才罢休,这年代风寒是要命的大症。

黄泥壁炉里的柴火燃烧的正旺,光线昏暗的食堂里温暖如春。四十八个村民都在这里了,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犹如醉酒般飘飘然。

姝丽被热烈的气氛感染,语气也有些激动的喊到“大娘,把存的猪肉全煮了给大家加餐,我们有银子了哈哈哈,以后银钱也会越来越多的,大家不会在挨饿受冻了”

大家又兴奋的叫喊起来,好日子真的来了啊,激昂的情绪注定让众人一夜无眠。

今日便是大寒,姝丽是被冻醒的一夜之间温度又又降了好几度,现在屋外面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地步,昨晚已经将订单的事情告诉大家了,50两银子足够众人过一个肥肥的大年。

这天已经不适合外出,但乡亲们还是自觉出现在砖窑那边埋头苦干,以后这每一块砖就能值五文钱,这不比捡钱一样了。

其实这单价低到了尘埃里,这么多人工费时又费力,但这样低的工价对底层百姓来说已经是不可多得好活计了。劳动人民最怕的不是吃苦,怕的是吃的苦没有用在对的地方。

水冻上了没法和泥浆,大家就去打深井的水烧热后和泥,红页岩土冻硬实了敲不动就架着材火放在石板上烘烤,忙碌了十来天终于在小年北这天赶出了总计18000块红砖。

一大早吕奉和张二娃就裹着蓑衣冒雪去城里通知李掌柜了。去之前姝丽给了五两银子让他买八匹300文一匹的粗布回来给大家做一身新衣服。

再买半头猪,价格约摸二两银子。还得买七串糖葫芦给孩子们甜个嘴儿,余钱就粗盐细盐都买一点。后又想起来还得给吴大夫送年礼,便又拿出自己的一贯钱拜托吕奉买两坛一斤装的女儿红在额外割五斤猪肉送过去。

刚食过午饭不久,吕奉二人坐着一辆有帐篷的牛车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四辆木板牛车,其中一辆载着李大娘无私贡献的木板车,车上绑着半头猪,布匹等物资。

车刚停李掌柜就迫不及待从最里面挤出来,姝丽惊讶的问道“李掌柜,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亲自来了”。

李掌柜挠挠头嘿嘿一笑道“赵老板,你不知道我等你的消息等的吃饭都没滋味了,这一收到消息那还坐得住哦。艾玛这天太冷了,你们找个地方给我暖暖先”

姝丽心念一动让吕奉先回去把炕烧热,她在后面带着一干人随后就到,吕奉福至心灵火速赶回去将炕洞烧的旺旺的等人来。

李掌柜一路都在“啧啧啧,这个不错,那个规划合理,”嘀咕个不停,随行的车夫也一脸惊奇的看着这些排列的周吴郑王的房子,虽然是茅草木头修建的,却别有一番风味,地面干净整洁。不是都说这燕山村是最穷最落后的村落吗,这环境看着也不像啊。

行了半刻钟来到吕奉家,吕奉已经烧好炕在门口迎接了,将李掌柜请到铺了干茅草的火炕上坐下,顿时一股暖流席卷而来。

李掌柜等人震惊急了,这大的出奇的泥巴床竟然会发热,大冬天坐在上面暖和的很,要是晚上睡在如此温暖的床上该有多么惬意。

最奇怪的是这四周竟然看不到火炉的影子,几人是顾不得取暖了,直接下了炕在不足三平的地面上反复搜寻火炉的踪迹。

姝丽微微一笑,语气热切“李掌柜,这床又名火炕,妙处你们也体会过了,几段木料便能让这火炕暖上一天一夜,是窝冬必备神器啊。”

李掌柜囫囵点头,“赵老板,这啥炕的造价费用不低吧”

姝丽微微一笑,有戏“二米宽五米长的火炕一张的造价是三贯钱,材料由我们出,此炕不局限于卧室,茶室,偏厅等地都可以安装”

李掌柜越听眼睛越亮,他家每年冬季光是碳火钱都快十两银子了,有时候木炭供货不足还得买些材火混着烧,烟熏火燎的少不了被家中悍妻数落一顿。

“好,赵老板,你这火炕我订三张,如果你能在除夕前给我弄好,我付你10两银子”

姝丽连忙点头应到“可以的,如果快的话两天差不多就可以造好,不过明天还得实际去您家看过才知道”

四个车夫犹豫了很久还是没狠下心订一张,三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很贵了。

李掌柜等人的身体暖和后,就忙着要去砖窑装车,冬季夜长天黑的早,到时候不好赶路。

几人到砖窑时,五辆牛车都已经码好了红砖,一头牛车一次最多能拉4200斤左右,这五辆牛车也得走两趟才拉的完。

点完数李掌柜带头驾着牛车晃晃荡荡回城去,边走边回头提醒姝丽明天别忘了谈好的事情,姝丽摆摆手目送他们离开。

姝丽去加工坊那里数了数炕坯,发现还够造十张火炕的,这次有红砖打支撑墙和烟道,就不会像之前那么费炕坯了。

晚饭后她留下学会了打火炕得村民,吃惊的发现竟然有15人之多,其中女子占了七名。其余人先帮忙剪麦秸杆,等明儿天亮了就去挖几筐黄泥。

这次砌火炕得来的10贯钱姝

丽决定拿出三贯均分给砌火炕的人,其余乡亲就每人发个五十文的过年红包,大人小孩一视同仁,红包这里大概要用一贯多。

再留两贯加上卖红砖剩下的45两一起放在公中账户上以后建设村子用,姝丽决定自己那几贯钱就不用大公无私的拿出去了。

余下的五贯半铜子,姝丽准备花一贯钱买三石精白面,大家过年痛痛快快的吃几顿饺子馒头。在每人添三双成品千层底布鞋,一双10文钱,这里又是一贯多没了。

还剩三贯钱留着日常花销,每一笔账姝丽都在木板上记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以后或许会出现很多的分歧,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私心,但愿那时候大家还能记得微末时期至真至善的情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