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 第236章 以文驭武?

第236章 以文驭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比于大唐和五代的藩镇之乱,不得不说太祖赵匡胤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杯酒释兵权”的出现,等同于用怀柔手段剥夺功臣、宿将的军职,随后对武将依旧倍加防范。

太祖太宗时期对于开国武将或许还有较大依赖,重文抑武至少不是特别明显。

而到了守真宗仁宗时期,此时江山稳固,且君王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便更多依赖文臣施政。

由此便出现了以科举出身为主的文官崛起。

并一跃成为朝堂政治的统治力量,且代代相传。

“澶渊之盟”后对辽战争的结束,大宋边防压力缓解,迎来了极长时间的稳定。

随之而来的便是文臣以州府长官兼管驻军的方式不断增加。

文臣兼管武备,由此说明大宋以文驭武规则已正式产生,也反映出统治大宋朝堂已然突破了武将掌军的传统。

到了仁宗时期,文官士大夫主政的朝堂格局更为鲜明,朝廷各方面的重要职责已皆由文臣承担。

文臣的地位此时在大宋可谓是盛极一时,相权对于皇权的制衡也是极为夸张。

因而在仁宗朝时期,皇帝的诸多想法难以得到真正实施。

继而出现了皇权、相权甚至台谏这三权分立之势,于朝堂而言便是效率低下,最终难有作为。

以文驭武?

或许这是开国前几代君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却着实不符合当下的时宜。

毕竟以文驭武也好,重文抑武也罢,对于任何朝廷而言都失去了文治武功的平衡。

文武之道本就是一张一弛,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不可偏废。

赵构正是看清楚了这样的弊端,才当着众人推翻祖宗之法。

而眼下又正是北伐之际,如若不给武将正名,恐大战之时无权威可言。

“自真宗朝以来,朝廷便是推行“为与士大夫治天下。”然朕以为应是“与忠臣良将治天下。””

赵构这番话便是向众人道出了一个事实,纠正前代君王们一直奉行的重文策略,转而朝着平衡的方式进行。

对于王朝或者皇帝而言,忠心是排在第一位的,能力是排在第二位的。

因此只要是忠臣良将,不管是文是武,能够为国分忧便可。

仁宗真宗时期,文臣基本掌握了国家各个方面的主导权。

文臣成为枢密院的领导者,承担朝廷军务机要与决策。

文臣成为台谏的领导者,担负朝堂的风纪与整肃。

文臣成为中书门下的领导者,承担着朝廷的行政事宜。

而其恶果便是导致军国决策的保守与消极,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并且形成结党从而祸乱朝纲。

“官家英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宋赴汤滔火!”

赵构的这些话再次让众人感动,于是异口同声回应道。

赵构望着吴璘和虞允文动情的说道:“西线不比中原,地貌崎岖不平且西夏虎视眈眈,两位爱卿不可掉以轻心才是。”

其实他非常清楚西线的难处,不单单地形复杂,所处的区域也也是非常复杂。

西北自古就是众多游牧民族的聚居之地,匈奴、鲜卑、回纥、突厥、沙陀、党项等等都曾经活跃于此。

这些民族也建立过强大的政权来对抗中原王朝,有些甚至是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许多都在一轮又一轮的征战中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原汉王朝却能够一直屹立在中原大地。

但是对于此时的大宋而言,西北最大的对手便是西夏。

虽说派遣胡铨出使西夏,以期通过安抚之策来阻止其援助金国。

然而局势的发展很难预判,一旦西夏发现大宋灭金的动机,出于唇亡齿寒的心理援金是必然趋势。

因此川陕军不仅仅要北上西进,还要阻挡西夏,可见二人身上的重担。

“请官家放心,西线必定能为全局助力,绝对不拖后腿!”

吴璘作为西线主帅,自然要向官家表明心迹,以彰显北伐担当大任的决心。

“神武军原本就是预备之用,一旦西线吃力,韩卿可酌情调遣!”

或许让赵构最为担心的还是西线,毕竟西夏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在枢密院的北伐方略之中,三线大军分别担当攻击的主力,神武军则是预备队。

一旦哪路出现吃力的状况,则神武军可派遣一部驰援。

因此西线如果出现攻击乏力,或者西夏趁虚而入难以抵挡,则神武军可随时支援。

“臣等谢过官家圣意,北伐无以为报,自当肝脑涂地。”

吴璘拉着虞允文一起对着赵构跪拜道,这样一拉也是向官家表明自己和虞允文一定会团结一心。

“山高路远,朕便不多留二位。速回川陕,随时准备出兵北伐!”

赵构见到两人有如此姿态,心想着西线也不会出什么差池了。

原本他对于西北之地确实较为担忧,才将甚为看重的虞允文担当重任。

在其他人眼中,虞允文或

许不过是个皇帝身边打杂的中书舍人罢了。

不过在赵构眼中,虞允文确实有异于常人的谋略,也有异于常人的机智。

正是有这样的特质,恰恰在纷繁复杂的西北战事之中,虞允文的才能方能得以彰显。

朝夕相伴在官家身边六年多,虞允文有些感怀,眼眶一红说道:“官家御驾亲征,不比在宫中,还请保重龙体。待到北伐功成之日,臣再来觐见!”

对于虞允文而言,从仁寿当地的小吏能够一举夺得状元之魁,然后跟随官家也算是青云直上。

六年之中确实历练了不少,也能够看得出自己在官家心中的地位。

虽然如张浚或者赵鼎这样有拥立之功的重臣,也不如韩世忠和岳飞这样有赫赫战功的武将,但自己出身清白世家且为人稳重的性格,已经入了官家法眼。

因此离别之时,竟然还有些伤感,再入朝堂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朕有万千将士护卫,自然无忧!西北苦寒之地,两位爱卿亦多多保重,功成之时庆功宴再相见!”

赵构被虞允文这番言语弄的也有些感动,自己爱玩弄权谋,却也同样怜惜君臣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