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清穿红楼之林氏长女的漫漫退休路 > 第41章 巡盐御史

第41章 巡盐御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二天林琅便从母亲那得了信,说是贾珠考试前,王夫人对佛祖许了愿,说若是贾珠能考中秀才,愿侍奉佛祖三年。

现在王夫人已经在荣禧堂弄了个佛堂出来,准备还愿了。

别管理由多荒谬吧,反正事情是这么定下来了。

林琅还暗自腹诽贾母这是有多嫌弃王氏,连后院的佛堂都不愿意让她待,生生让王氏自己又建了一个。

至于王夫人心心念念的娘家给她出头,在王子腾的夫人去过一趟荣国府后不只没管她,还给贾府送了厚礼,恩,打着给外甥庆祝的由头。

然后贾珠的名声就这么被毁了大半。

一个秀才之名,还是吊车尾的秀才,先是母亲为他还愿三年,再是舅家大张旗鼓的庆贺。别说清流了,勋爵里他也别想要什么好名声了!

林琅对于被母亲坑了的贾珠没什么恶感,反而觉得他有些可怜,不过也不会多么同情心泛滥,两人身份上就注定了敌对,同情敌人这件事情,着实没有必要。

至于王夫人,那林琅当然是只有幸灾乐祸的份。

这几天林琅简直心情舒畅到了极点,连饭都能多吃半碗,对弟弟的压榨也轻了很多。

一旁终于有了喘息时间的林怀瑾暗暗庆幸,只盼着王夫人能再多倒霉几次。

说来林怀瑾也算是林琅一手带大的。

在他还未出生时,林琅便开始了十项全能弟弟培养计划。

初时是对着贾敏的肚子各种念诗词歌赋,美其名曰胎教。

贾敏看着女儿兴致勃勃的劲也由着她,本以为林琅也就是一时兴起,不想她还真坚持了下来。

等到林怀瑾出生后林琅琴棋书画直接往上怼。

而林母几人看着她还有些分寸,并未扰了小孩的正常作息,便也放手了,只当是姐姐亲近弟弟。

林怀瑾对于这些东西倒是没什么反感,也许是从小熏陶的情况下,他还挺感兴趣的,姐弟两人就此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事情出在今年,林怀瑾已经满了五岁,而林琅的弟弟培养计划里面的“武”也提上了日程。

偏生林怀瑾对此半分兴趣也无,他为了练字能悬腕半个时辰,但是哪怕一炷香的马步都扎不下去。

若是他没有练武的天赋林琅大概也能就此作罢,偏偏请来的师父说他骨骼清奇,天资惊人,林琅又哪里肯放弃。

最后好说歹说,甚至用上了科举也是需要体力的理由才忽悠得林怀瑾继续练武。

但哪怕是他答应了,多数时候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林琅一有时间,就会死盯这林怀瑾这一块的进度。

也就是这几天林琅只顾着高兴,才放松了警惕。这也让林怀瑾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并希望王夫人被关到地老天荒。

鉴于林怀瑾尚还年幼,对于贾府的事情,众人没有告诉他,但是对贾府等人的态度却也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

用林琅的说法是有些事情还是未雨绸缪比较好,本身孩子还小,不太能分辨善恶,要是她们也粉饰太平,谁知道弟弟会不会被那个手黑心狠的东西给骗了。

想想王夫人说话办事,可没有什么稚子无辜的想法,便一致通过了林琅的提议。

所以林怀瑾对王夫人没有半点好感,盼她倒霉盼的真切。

可惜王夫人已经被关了佛堂,怎么也得消停些时日。

就在王夫人销声匿迹,一切岁月静好的时候,林如海带来一个说不上好,但也不能说坏的消息。

他今年应该会被升职外放了。

这是康熙透露给他的消息。

林琅想着林如海现在是从四品侍读学士,按外放升半级的例子,好像没有什么比较适合的职位,毕竟知府只是从四品,难道升到从三品?那父亲这官运,怕是让人得让人嫉妒死。

事情的结果与林琅想的相同,但过程却大相径庭。

起初康熙还真没想将林如海调任,林如海本身头脑和能力都是拔尖的,文采斐然,长得也赏心悦目,还是很得康熙看重的。

他本想着将人调六部走一圈,看看林如海更适合哪里,然后再做安排。

结果日前两江总督噶礼上密折,参奏甄应嘉任期亏欠公银三百万两,还要求公开弹劾甄应嘉。

甄应嘉的母亲奉圣夫人曾经是康熙的乳母,康熙与甄应嘉得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康熙二十九年便被提拔为苏州织造,三十一年又调任江宁织造。

就连四十年的时候甄应嘉从内务府借银十万两贩铜,最后亏本也未曾追究。

康熙对甄应嘉得偏爱可见一斑。

偏偏噶礼要上书参奏,理由也光明正大。

康熙清楚甄应嘉任期亏空与他几次江南接驾分不开关系,因而未曾动怒,反倒先压下了折子。

但毕竟欠下的银钱不是小数目,康熙一边嘱托甄应嘉必须设法补上亏空,一边给他又安了一个盐运使的差事,方便他补全亏空。

说白了就是让他设法捞钱。

但又想到还有一个盯着甄应嘉的噶礼,便想着再派个人去保驾护航。

他转了几圈的人选都觉得不满意,恰好当天林如海在职,他便想着正好也历练一下他这个未来心腹,便先与林如海通了气。

康熙准备调林如海进都察院任佥都御史,再外派江南加任巡盐御史。

意思也是很明显,他已经派了巡盐御史去,盐运的事情,噶礼就不要插手了。

听了林如海这解释,林琅不得不感叹一下父亲的运道,甄应嘉出了一场事,他父亲连升两级。

从三品巡盐御史,身上还有个佥都御史的差,这样的话别说地方官,哪怕是京官也不敢轻易下绊子了。

康熙让人办事给的报酬确实大方。

想明白前因后果后,林琅到没有多紧张。

这与原本的时间线里的待康熙晚期林如海才去江南不同,那时多方夺嫡之下江南已经混乱不堪,甄应嘉已死,多方势力都向江南伸手,林如海殚精竭力也不过勉力维持平衡,因此才熬坏了身子。

现在他则是去给甄应嘉开个绿灯,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帮着甄应嘉还债之外,不用多顾及其他。

就他左佥都御史的名头也不会在外多待太久,等甄应嘉补足了亏空他也就能回京城了。

而且现在康熙与太子之间气氛越来越不对劲了,这个时间能躲出去实在是太好了。

毕竟再过两年可就是要一废太子了,那可是席扫朝堂的灾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