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美食掌厨人 > 第七十七章 秘制的奥义(下)

第七十七章 秘制的奥义(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白小白则是独自回到玻璃厨房,开始操作秘制酸梅汤最关键的步骤。

  这个步骤直接影响秘制酸梅汤的最终口感,可以说是秘制的终极奥义。

  在进行这个步骤之前必须先用蜂蜜调一下酸梅汤的甜度。

  因为之前已经加过冰糖,所以蜂蜜的量不能多加,否则会完全遮盖酸梅汤的酸味,这样酸梅汤的风味会大打折扣。

  严格控制蜂蜜用量,一大锅子酸梅汤,白小白只加小半勺蜂蜜。

  加完蜂蜜,白小白又顺时针搅拌了好几下,让蜂蜜充分均匀溶解入酸梅汤。

  等到温度进一步变凉后。

  就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步。

  这时候连茎一片冰心荷叶派上用场了。

  白小白拿一根竹筷子,小心翼翼把荷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

  这和古代做碧筒杯类似。

  碧筒杯又名碧筩杯,起源于唐朝。

  做法就是采摘卷拢如盏、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连茎荷叶,将荷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后,用来盛酒或者装茶水。因为茎管弯曲状若象鼻,故又有“象鼻杯”之称。

  使用碧筒杯喝的酒或者茶水,古代叫做碧筒饮,这在唐朝时期,尤其在文人雅士之间非常盛行。

  碧筒杯的荷叶面上盛酒或者茶水,人从茎管中吸允,酒或者茶水顺着莲茎缓缓流入口中,顷刻之间,暑气全消,无比美妙。

  白小白在书上看过碧筒杯,但是没想到自己制作起来并不太容易。

  因为一片冰心的荷叶非常嫩,制作碧筒杯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一个不小心,位置没找准确,或者手劲过大,都容易撕裂整张荷叶。

  一旦荷叶裂个口子或者荷茎秆破裂,碧筒杯就制作失败了。

  白小白小心翼翼做好一个碧筒杯后,拔掉青花瓷大冰桶设备的顶部的软木塞,把碧筒杯插入冰桶孔洞,让茎延伸到冰桶底部,充当漏斗用。

  白小白手护住荷叶,把处理好的酸梅汤,一点一点舀入荷叶中。

  酸梅汤在荷叶上一点一点顺着荷叶茎缓缓流入青花瓷大冰桶设备中。

  这是一个细活,也是秘制酸梅汤的奥义所在。

  按照系统的说法,酸梅汤顺着碧筒杯流到大冰桶的过程中,会充分吸收一片冰心荷叶茎秆的特殊营养物质,变得非常消暑美味。

  因为荷叶茎秆的特殊营养物质有限,所以碧筒杯不能重复使用,每舀入三次酸梅汤后,必须更换一片新的碧筒杯。

  如此反复,直到所有酸梅汤,都顺着碧筒杯流入青花瓷大冰桶设备才罢了。

  真是慢工出细活!

  等到完成这个步骤后,白小白看了一下橱柜台面,大概已经更换了三十几各碧筒杯。

  一切搞定,白小白塞上冰桶软木塞,只差最后的冰镇即可。

  青花瓷大冰桶设备显示冰镇完毕需要十分钟。

  趁着冰镇秘制酸梅汤,白小白开始料理外面顾客点餐的美食。

  King灵矿朗……

  白小白左右手并用,速度快得吓人。

  至尊茶叶蛋、至尊牛肉面、一片荷香糯米鸡……

  一份份精致的美食在他的掌厨下应运而生。

  当白小白再一次出现在外面顾客面前,已经是早上七点半了。

  也就是说,外面的顾客已经足足等了十分钟。

  因为白小白之前已经打过预防针,说速度会比较慢,所以十几个顾客基本都没有抱怨。

  白小白把两屉一品荷香糯米鸡放到老大爷和老婆婆的面前,诚恳道“久等了”

  老大爷转头对身边的老婆婆和颜悦色道“老婆子,这就是我和你说的一品荷香糯米鸡,好吃着呢,你赶紧趁热吃吃看。”

  “看把你急的,又不会跑掉。”老婆婆微笑着,掰开一次性筷子。

  老大爷没用筷子,直接拿着糯米鸡,连带荷叶一起啃。

  老婆婆仅仅吃一口,戴的老花眼镜差点没掉下来。

  真的非常好吃。

  喷香的糯米,粒粒饱满香糯,混着鸡肉、冬菇的香味,荤素搭配,不油不腻,一口吃完还想再吃一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