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夏至将至,苏泽林的十八岁生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夏至将至,苏泽林的十八岁生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财院校园,新世纪数码旗舰体验中心。

  苏泽林站在柜台,看着不远处的柳婉音面带笑容,业务熟练地给某位顾客推荐硬件配置,并根据其要求最终成功下单,心里头还是挺欣慰的。

  貌似婉音已经完全克服社恐了呀,如今她可以正常和别人交流,甚至交际能力已经比班上一般人要更好了。

  顾客拿着单子去技术部配机了,苏泽林走了过去,半开玩笑地道:“婉音,你是越来越厉害了呀,看来我这销售冠军的头衔迟早得被你抢走!”

  “哪有,店长,我这销售本事恐怕还不如你一半呢,得继续努力,店长也还请不吝指点呀!”

  柳婉音倒还真不是刻意拍苏泽林马屁,虽然她也觉得这个学期以来自己不管口才还是胆量进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和混子这样的老油子比,那是肯定要被摁着无情吊打的。

  “行吧,婉音,今天为师就把销售三字经传授于汝,望汝能发扬光大吧!”

  苏泽林笑道。

  “销售三字经?”

  柳婉音很好奇,她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对,此三字乃大、圆、滑!”

  “大为胆子大,圆为待人处事圆润,滑为嘴皮子滑!”

  “婉音,你如今很有进步,可惜还不够大不够圆不够滑呀!”

  “但是没关系,只要多磨磨,我保证你必成大器!”

  苏泽林如是道。

  “额,受教了,那就谢谢师傅咯,改天再斟茶补上拜师礼!”

  柳婉音掩口轻笑。

  “那必须的,这三字经,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也就看在你有慧根才特地传授的!”

  苏泽林捻须微笑:“对了,除此之外,你平时还得多吃点,多长点小肉肉!”

  “这也是销售秘诀吗?”

  柳婉音愕然。

  “对呀,多长点小肉肉,你气色会更好,容光焕发,精神状态也就完全不一样。到时面对男顾客说不定连连销售三字经都不需要了,对他笑上一个,就能把那些人给迷得不要不要的,直接无脑下单!”

  柳婉音这才知道,苏泽林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被调侃的她脸一下子红了,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班长喜欢身上小肉肉多点的呀……

  正和柳婉音打屁着之时,手机响了,摸出来一看,却是杨奋打来的。

  “婉音,回头再聊呀!”

  苏泽林拿着手机走到一边,这才按下接听。

  “喂,苏老板。”

  小杨哥的称呼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毕竟对方开了家那么大的数码店,自己也得稍微表示尊重。

  “呵呵,小杨哥,你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吧,听着怪不习惯的,咱们不论这个!”

  “行吧!”小杨哥也没和他客气太多:“也没别的事,就想着这么久没见苏老弟了,看看老弟什么时候有空,去你店子那边喝杯茶。”

  苏泽林一听就知道小杨哥另有所指。

  就算现在不是配机旺季,

  杨奋也不会吃饱了撑着特地跑到财院找自己喝茶。

  应该是他观望了这么久,发现新世纪的人气和生意一直在线,所以终于意动了,有了合作意向。

  苏泽林也需要一位给力的合伙人。

  康宝弘只是给力的下属,有冲劲,满腔热血,但脑子和思维还是差了点意思,所以他哪怕前世做到了某东的市级区域销售经理,只能附属于他人,不敢独立门户。

  小杨哥就不一样了,找是个有主见有想法的人,前世发现电脑市场受某宝等网购的冲击,利润大大下降之时,果断转型当渠道商,也算是一个在时代大浪淘沙之后生存下来,逆风而上的成功商人了。

  可惜他的转型还是稍微慢了点,没有及早提前意识到大势所趋,否则的话成就会更大。

  他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苏泽林相当认可的,比如服务。

  现在电脑市场火热,电脑城那边就没哪家铺子会提供送货上门的,但小杨哥从一开始就坚持这么做,为此他得额外多雇一个伙计,多了笔别的掌柜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额外开支。

  除此之外,店子里头还有专业的客服,无论顾客在电脑使用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qq或者电话进行咨询。

  这些看似多余的服务确实也没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却一点一点地给他的店子积累口碑和人气,当电脑市场受到某宝的冲击,小杨哥转型当渠道商之后,那些老熟客就买他的账。

  又比如团队,小杨哥也是极其注重团队的人,他认为一支有活力的团队才能让企业充满蓬勃的生命力,这点也和苏泽林以及后世大众认同的理念不谋而合。

  如此一来,小杨哥的本事就不是康宝弘能比的了。

  当然,就算没有小杨哥,苏泽林也有信心把自己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这样一来他就会经常很忙,不能整天去浪了。

  重生后的混子可不想像前世那么拼,所以他之前向小杨哥抛出了橄榄枝。

  对于他而言,小杨哥的作用有点像商业领域,男性版的洛曦,都是能让自己从事务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安心当甩手掌柜的好人选。

  “小杨哥,只要不是上课时间,你什么时候过来都可以,现在我就在店里头。”

  苏泽林呵呵一笑。

  “那要不择日不如撞日,待会我就过去?”

  小杨哥不喜欢墨迹,下定决心,打算要做的事,绝不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这也是他的行事原则。

  和苏泽林那样,一位优秀的商界精英,身上总是具备很多显而易见的好习惯和作风,不管思维还是脚步,永远都要比别人快一拍。

  “行,那我就准备好茶水,静候小杨哥大驾光临了!”

  苏泽林一口答应。

  “那咱们待会见面再好好谈。”

  “ok,待会见!”

  ……

  半小时之后,小杨哥便出现在了新世纪。

  这时的苏泽林已经在经理办公室中沏好茶水等着。

  早得到吩咐的员工把小杨哥带进门。

  “小杨哥,请坐!”

  苏泽林指着对面的位子。

  小杨哥坐下,喝了一口茶,随意问道:“康总经理呢?”

  “他去浙大那边了,新世纪即将在浙大开一家分店,新铺面已经建好并立马开始装修,所以这段时间他应该都会在那边忙得比较多。”

  苏泽林澹澹的话却如同抛出一枚重磅炮弹,让小杨哥浑身一震。

  这个大学生非但野心大,脚步还神速哪!

  这才几个月而已,居然就开分店了,还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看来财院这家店的盈利一定相当可观,甚至超乎想象的高!

  还有,要在浙大那边开个小店子容易,这种规模的店子如果没有强大的人脉是不可能的,居然还给他搞定了。

  小杨哥不得不佩服这个大学生的手段。

  就在上年九月初,苏泽林来自己电脑店配机的时候,丢出一句有机会合作,他当时也没太当一回事,现在才发现自己真的草率了。

  我杨奋遇到了一个大能呀!

  苏泽林也没说别的,就和小杨哥一边和功夫茶,一边随意交流着怎么做生意的心得,很快地小杨哥对他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次来自己电脑店配机的时候,这大学生已经展现出了对整个数码市场长远独到的眼光。

  而这次,他和自己聊的是如何做企业和企业发展之道。

  两人从管理谈到服务,从服务谈到团队,从团队谈到制度,

  杨奋和苏泽林越聊便越觉投机,双方在很多事上的理念太投契了。

  就比如说服务吧,苏泽林也很注重,直接就体现在了他的这家数码店上面。

  新世纪对于服务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售前你随便白嫖,尽管体验,就算每天只来随便玩玩就走都没关系,员工永远进门“欢迎光临”,离开“欢迎下次光临”。

  送货上门自不必说,这个肯定是有的,而且哪怕你的电脑系统崩溃了,不管出于任何原因,一个电话新世纪的员工会上门给你免费装系统,要是有硬件问题或其他毛病,也是一个电话,员工过来给你扛回去检测维修。

  顾客真就享受到了上帝般的待遇,这就是为什么这家数码店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把口碑和人气都火速做起来的原因之一。

  这些杨奋自认还真做不到,客观条件限制。

  自己在电脑城的店子太小了,就算有钱也没那么大的空间搞几十台体验机。

  第二,新世纪的顾客几乎都是校内学生和教职工,电脑有什么问题派个人直接上门拿回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且大学生兼职员工很充足,绝对不缺人力。

  自己店子的人手就少多了,而且顾客遍布全市,有些还是很远的,不可能动辄跑上门售后,所以杨奋提供客服咨询已经是极限了。

  客人电脑真有问题的话,只能自己亲自扛回店铺检测维修。

  财院是小,市场规模也和电脑城天差地别。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在财院,你能搞个两百多平方的体验店,电脑城那边可以吗?不行!

  新世纪确实很难吸收校园之外的客人,然而这也让他们搞售后很方便,甚至可以做到极致的贴心。电脑城那边可以吗,也不行!

  最后,新世纪在财院是垄断的,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电脑城的铺子没有一百也得有七八十个,而且类似的电脑城在整个临安还有好几个。

  蛋糕虽大,分的人多了,到每个人手里也就小了。

  蛋糕不大,但一个人独占,甚至可能吃得得饱!

  除了服务之外,小杨哥同样认可的还有团队经营。

  新世纪的这支员工团队就纪律严明,哪怕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兼职,然而每个人都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永远都挂着得体的微笑,从来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这说明他们经过良好的培训。

  团队氛围也很好,无论谁下了单,其他人都会主动过来和其击掌道贺。

  其他高校的数码店都起不来,苏老弟却能在财院做得有声有色,不是没有道理的呀。

  小杨哥不由得感叹。

  如果换成刚认识那会,混子和小杨哥聊这些,可能就没那么好的效果。

  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身份的人口中说出来,影响力是绝对不一样的。

  就那句着名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如果它并非出自雷布斯之口,或者出于还寂寂无名时的雷布斯之口,你觉得别人会那么认可吗?

  同样地,换成苏泽林,要是刚认识小杨哥的时候和他说这些,可能别人会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认同感不会那么强烈。

  毕竟,当时的你纯粹只是一个大学生,没有任何成就,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像是空口说大话。

  但如今苏泽林不只是一个大学生,更是一家火速崛起的数码企业的老板,身份就不一样了,有了成功的经验和成就,同样的话也更有信服力。

  他和苏泽林的太多想法一拍即合,到后来甚至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新世纪的店子,我还会在高校里头继续开下去,然后以校园为据点包围城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