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深蓝的航线 > 深蓝航线(44)

深蓝航线(4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沿着乡村公路骑行了四五公里,他们又遭遇了一支德军的巡逻小队,大约一个班的兵力,携带着一条军犬。德国人非常客气,但检查却是一丝不苟,不仅查看了证件和两辆自行车上携带的物品,还对他俩都搜了身。德军中士对他们的询问礼貌而严苛,以至于好几次马修都担心威廉的法语里会露出破绽。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让他收起饶舌的习惯,在面对法国人尤其是法国警察和公务员们时。好在这个英国人的口音只有细心的法国人才能察觉,粗通法语的德国兵还没这个能力。

  离开巡逻队后马修看了眼威廉,这个家伙居然仍是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消防员们早就习惯了临危不惧。

  反正他已经被德国人抓过一次了,马修心想。

  他们加快了骑行的速度。

  (44)

  1941年3月24日法国布列塔尼

  位于26号公里与通往瑞芙泽山的乡村公里交汇处的“龙骑兵”旅馆是安迪与马修和威廉约定的会合点。远远地看到这座石头砌成的二层小楼屋顶上的风向标,一只硕大的黑红两色的高卢公鸡,安迪加快了脚步。

  与他们骑自行车不同,安迪只能选择步行,所以约定的时间是比他们到达的时间晚两天,现在是提前半天到了。从瑞芙泽庄园的铁丝网撤出后,安迪在河对岸的灌木丛里挖了个坑,将狙击步枪和伪装服深深地埋了起来,带着这些东西必须避开现成的道路,即使是在夜里,为此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完成侦察后,他暂时不再需要这些了。现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武器,除非挎包里那把生锈的砌砖刀也算。

  安迪的装束一看就是山区里出来打零工的泥水匠,面容消瘦而憔悴,一身陈旧的工装外套,前襟、袖口和裤腿上都沾了永远洗不掉的石灰和水泥渣,脚上的粗皮鞋已经磨破了好几处。他的挎包里放着一把砌砖刀和一副标定水平面的粗麻线,一块包在毛巾里的黑面包和一瓶水。

  离开瑞芙泽河岸后,他在茂密的灌木丛中缓慢行进了一天,天黑才走上乡间小道。这几天里他遇上很多次盘查,有德军巡逻队、法国警察、也有警觉或者爱管闲事的附近乡村的村民,但都是有惊无险。这个季节,布列塔尼地区有很多象他这样的泥水匠在寻找零工机会。

  他快步走近“龙骑兵”旅馆,庭院里两棵枞树下停着两辆马车和一辆破旧的小卡车,几辆自行车靠着围墙停放着,他认出了熟悉的两辆。就在这时,一个拎着水桶的中年人推开旅馆的门走了出来,他停住脚步,打量着安迪。

  “你是吃饭还是住店?”那人问,眼里满是嫌弃。

  “吃饭。”

  那人的嘴巴往门内努了努,往旁边一站,算是给他让开了路。

  正是中午时分,旅馆的餐厅里坐了七八个客人,安迪看见了坐在窗边的马修和威廉。他和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在一张空着的木桌边坐下,将挎包搁了上去。

  餐厅没有菜单,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象个乡下人那样低头不语,直到老板娘端着面包篮走来,这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中午好,孩子,来吃饭吗?”

  “是的,夫人。”

  “要吃点什么?”

  “有胡萝卜炖牛肉吗?”

  “没有牛肉,只有鸭肉,孩子。都让该死的德国佬拿走了,哦上帝,这该死的战争。”

  “那就炖鸭肉。”

  “那你有钱吗?孩子。”

  安迪没想到法国老太太也会问得那么直接,可能是战争改变了他们的习惯。他伸手到衬衣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旧钞票放到桌上,老太太从中拿了一张。

  “够了,孩子。”她把面包篮放在桌上,伸手拍了拍安迪的肩膀,“刚刚赚到钱要犒劳一下自己是吧,对,辛苦工作需要犒劳,我再送你两杯葡萄酒,自家酿的,不要钱,饱饱地吃一顿,孩子。”

  “谢谢您,夫人。”

  “跟我来拿。”

  看着马修像个羞涩的乡下青年一样跟在老板娘的身后朝柜台走去,马修嘴角抽动了一下,“勋爵”不愧为“勋爵”,法语口音无懈可击,虽然他本来就惜字如金。

  柜台后的墙上,除了惯常的搁满各类酒瓶的橱架外,醒目地挂这一副皮质鞍具和一把带鞘的马刀,显示了旅馆名为“龙骑兵”的原因。

  老板娘从橱柜里拿出一副用麻布餐巾裹着的刀叉递给安迪,又絮叨着打开一个橡木桶的龙头,往一个瓦罐里倒了些葡萄酒,她把瓦罐和一个玻璃杯一起递了过来。

  安迪道了谢,端着这些东西正要转身,旁边一个正在用餐的客人忽然站了起来,肩膀正碰在他的胳膊上,瓦罐里的红酒溅了出来,撒到了那人的外衣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