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安之如玉 > 1、冷宫王爷要大婚

1、冷宫王爷要大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沐北国,景和三十二年,春。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沐北皇都发生一件大事:冷宫王爷要大婚。

  二皇子肖如玉年少时在战场上毁了容貌,废了双腿,册封静王后,选了皇城最偏僻的一座宅子立府。

  从此居于一室,隐于皇都。

  人称“冷宫王爷”。

  在朝野上下都要忘记景和帝还有一个二皇子的时候,一日早朝之时,多年不上朝的二皇子坐着轮椅,出现在朝堂之上。

  景和帝当朝赐婚,王妃是南城巡街御史尧铮的庶女尧安之。

  满朝文武窃窃私语,堂堂王爷,娶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还是庶女,更加坐实了“冷宫王爷”这名号。

  肖如玉听着那些大臣的窃窃私语,唇角扯出一丝轻笑,转着轮椅,离开了。

  景和帝终于把这个二十五岁的儿子“嫁”了出去,心里乐开了花,也不去和那些大臣计较,高高兴兴地退了朝,和贤妃商量聘礼去了。

  王爷大婚,自有礼部操办各种事宜。

  但贤妃不肯委屈了肖如玉,打算从自己的小私库里,给肖如玉添聘礼。

  二皇子肖如玉是先皇后所出,是嫡子。

  大皇子是惠贵妃所出,是长子。

  一嫡一长,就很微妙。

  肖如玉十岁那年,先皇后薨逝,惠贵妃管理后宫,各宫嫔妃对肖如玉避之不及。

  十岁的肖如玉住在诺大的宫中,冷冷清清,无人问津。

  贤妃那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美人,对肖如玉颇为照顾。

  一个没了母后的皇子,一个没有背景的美人,在后宫的日子可想而知。

  但是,贤妃把肖如玉照顾的很好。

  景和帝感念贤妃淑德,升了妃位,赐了昭阳宫,肖如玉寄在贤妃名下。

  景和帝赶到昭阳宫时,贤妃正拉着肖如玉看聘礼。

  “玉儿,安安不是大户人家,名门闺秀,这大婚咱就更要隆重,不能让人看轻了你的王妃。”

  “玉儿都听母妃的,只是,母妃一件都不给十四留吗?”

  肖如玉看着一边懒洋洋靠在椅背上的弟弟,十四皇子肖如衡,贤妃的亲儿子。

  “他呀,把他那小金库都掏出来了。”贤妃看着两个孩子,满眼都是欣慰,兄友弟恭,皇后姐姐在天有灵,定会安心。

  “哥,母妃日盼夜盼,就盼着你娶妻生子,这些年,父皇的赏赐,母妃都给你攒着,就盼着有一天交到你手里了。”私下里,肖如衡都喊肖如玉哥,他喜欢这样的称呼,比“皇兄”亲近了不止一分。

  肖如衡推着肖如玉一件一件地看贤妃的家当。

  “母妃……”肖如玉是真不忍心收。

  因为自己,母妃受了很多排挤,孤立,连带十四弟弟也不受宠。

  如今要大婚了,母妃把全部家当都拿来给自己添聘礼,以后少了宫女太监的打赏,好不容易好起来的日子,一朝回到十五年前。

  “你母妃给你,你就收着,父皇再赏你母妃便是。”景和帝笑得一脸灿烂地走进来。

  “陛下。”

  “父皇。”

  “父皇。”

  三人给景和帝行礼。

  “我交代你的事办好了没?”景和帝瞅一眼肖如衡。

  “这就去,这就去。”肖如衡推着肖如玉溜之大吉。

  傍晚时分,看了一天铺子的两兄弟回到静王府。

  景和帝偷偷攒了点私产,都交给了静王。

  礼部和贤妃的聘礼都已送到。红红火火地摆在正厅。

  纳征之日,从皇城静王府到外城城南尧家,聘礼虽非十里红妆,但也是见头不见尾,比大皇子成亲时,还长了那么一大截。

  惠贵妃听到消息,脸都气绿了。

  各位大臣钻进自己家库房,重新选贺礼去了。

  再不受宠,人家也是唯一嫡出的皇子,曾经战功赫赫的二王爷。

  大婚当日,按皇子礼迎亲。

  其他的皇子大婚,都要先到宫里给父皇母妃行礼,然后再去接新娘子。

  景和帝特许静王先去接新娘子,好像生怕去晚一步,新娘子就被别人娶跑了似的。

  早朝时,各位大臣很识趣的无事禀奏。

  皇帝大手一挥,都去静王府喝喜酒。

  然后,由贤妃陪着乐呵呵地去了静王府。

  京城最繁华的大街上,一队迎亲队伍喜气洋洋走过。

  静王肖如玉一身大红喜服骑在马上,银色的面具,精致的下颌线,微微扬起的唇角,虽然遮了半张脸,却仍是好看的不像话。

  路旁的百姓一个个眉开眼笑,大声祝贺,比自家儿子成亲还要兴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祝王爷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举案齐眉,夫唱妇随。”

  “王爷大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