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守村人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军用民用两平衡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军用民用两平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六百五十二章军用民用两平衡在‘哗啦哗啦’的铁锹摩擦大铁锅的声音中,一大锅用了茱萸酱的肥蚬子炒好。

  朱闻天没舍得用茱萸油,蚬子带壳炒,油会留在壳上扔掉。

  茱萸粉也不适合放,茱萸酱就是加了茱萸粉的酱,茱萸粉用量少。

  茱萸酱炒菜当十三香那样的调料粉用的,现在寻常百姓吃不起。

  茱萸酱、茱萸油是吴茱萸制作,非山茱萸,两种茱萸全是药,山茱萸产地多、产量高,吴茱萸相对少。

  锅里放了花椒粒、蒜片、姜片、大葱段、很多芫荽,若是把蚬子换成猪里脊肉,就是香辣肉丝。

  没人说不吃什么调料,比如不吃香菜的,不吃蒜的。

  除非有人吃这个会过敏,否则不吃就是不给朱元璋面子。

  野生的黄蚬子大,小的都扔回去继续长了,这不是附近海边的,是从斜对面淘出来的。

  当地与高丽进行边贸,九联城。

  之前说要让女真也在那里加入贸易,朱闻天不同意,非要在定辽都卫那里单独与女真人开边贸。

  女真人想和高丽边贸,大明不管,不直接参与进去。

  故此这种学名为青柳蛤的黄蚬子得来很不易,路途远,运输途中得保持鲜活。

  “诸卿尝尝,只有一船,放在下丘村养着,宫里人吃。”

  朱元璋告诉群臣,你们买不着,下丘村让军队到那边跟高丽贸易的时候顺便找人挖的。

  他一介绍,众人瞬间觉得炒的肥蚬子气味香,闻到了,不用吃就知道。

  黄蚬子个头大,肉厚,比花蚬子和白蚬子好吃,也比二者贵。

  “陛下,臣吃了一个,味道甚好,还有多的么?”

  胡惟庸吃一个,对朱元璋说,也不称呼万岁了。

  “铃儿,给左丞多盛一份。”朱元璋吩咐小丫头。

  “好咧!”小丫头又盛一盘给胡惟庸放到桌子上。

  “陛下,臣也要。”汤和看到这种小盘一盘就十几个,吃着正过瘾,就要没了,着急。

  “你急个甚?没看咱那两千石的船不在了么?等回来满满一船,给你送家去。

  眼下就这么点,咱得给宫里的人尝尝,上次运蚬子回来的是五百石的小船,没有多少。

  人得吃饭,养蚬子得有海水,速度慢,死的蚬子又得扔掉。

  顺着洋流走,加上帆和桨,三千余里的水路要走十天半个月的,咱给伱讲……”

  朱元璋不给,让汤和等着蒸汽机回来的,那个船快。

  并且讲解起来,现在属于秋季的黄海暖流,船只出了长江口立即顶着暖流跑,不过不用怕洋流回转的逆流。

  因为现在有东南季风和南风在吹,把帆升起来,正好被风吹着往那里去。

  等过了这么一小段逆流后,就立即进入到东边的黄海暖流北上流区域。

  东南季风与洋流同时推着船跑,加上蒸汽机动力,一个时辰能够跑出来一百里。

  回来的时候洋流正好顺着北面的岸绕半圈,仍旧推着船跑,把船上的帆落下来,可以减少风阻。

  或者帆调整一下,侧风也是风,同样可以借到力。

  最耽误时间的在于找人挖和清洗泥,然后就可以装在一个个带去的竹筐中,每隔上一个时辰打上来海水冲一冲,让蚬子能够碰到水,同时降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